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4 2:0:2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在科学探究史上,有一位享有“力学之父”美称的科学巨匠,但他却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位科学巨匠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9 -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172引用:14难度:0.9 -
3.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4引用:5难度:0.8 -
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6引用:3难度:0.8 -
5.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
组卷:917引用:30难度:0.6 -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1难度:0.7 -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组卷:84引用:1难度:0.9 -
8.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
组卷:219引用:54难度:0.9 -
9.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101引用:1难度:0.8
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8分)
-
27.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秋千的摆长L有关。
猜想3: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摆幅)s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除了细绳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她们改变小球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分别测出不同情况下小球往返摆10次所用的时间,得出表中的实验数据:序号 小球质量m/g 摆长L/m 摆幅s/m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1/s 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t2/s 1 20 0.8 0.10 18.0 1.80 2 20 1.0 0.14 20.0 2.00 3 20 1.2 0.10 22.0 2.20 4 30 1.0 0.14 20.0 2.00 5 30 1.0 0.10 20.0 2.00
②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③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实验中她们测出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再求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其目的是:。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有关,与小球质量、小球摆幅无关。组卷:8引用:2难度:0.5 -
28.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9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组卷:4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