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汇文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考古学上常用
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146组卷:30引用:1难度:0.9 -
2.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6 -
3.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CuSO4溶液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FeCl3溶液
④稀豆浆组卷:28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5引用:4难度:0.7 -
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
氧化物酸性
氧化物A Na2CO3 H2SO4 NaHCO3 CuO SO2 B NaOH HCl Na2S Na2O SiO2 C Ba(OH)2 CH3COOH NaHSO4 Al2O3 SO3 D KOH HNO3 NaCl CaO CO 组卷:272引用:4难度:0.6 -
7.下列物质结构与对应的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 B氨气的电子式 C氯化钠的电子式 DF-的结构示意图 CH4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7 -
9.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48引用:1难度:0.6
二、填空题(11小题,共60分)
-
27.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无色的NO氧化成红棕色的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CO2。
已知: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NO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④中盛放的药品是
(2)装置⑥中发生的反应中,气体物质是(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
(4)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装置②的作用是
(6)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组卷:72引用:1难度:0.6 -
28.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补全并配平):+MnO-4
(2)本实验中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浸有NaOH溶液棉花可以吸收可能逸出的Cl2,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6)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7)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小的原因:氯、溴、碘同主族,组卷:14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