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7/10 8:0:8
一、基础与运用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南水乡,温婉灵动,小桥、流水、古巷、青石路……一切都是那样的静谧而安xiáng_____,充满浓浓的古韵。在这里,能洗dí_____俗世烦恼、尘世xuān _____嚣,变成一个 A _____(沉醉/沉迷)于淳朴简单而快乐生活的人。走进景区,碧水石桥,古色古香的青砖黑瓦,B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的临水民宿,千年古镇如水墨画般展现在眼前。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那历史的余响,不禁浮想连翩,心往神弛。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安xiáng
②洗dí
③xuān
(2)上面语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
②错别字: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A.
B.组卷:23引用:2难度:0.8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富贵不能淫,
②
③采菊东篱下,
④烽火连三月,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
⑥
⑦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⑧晴川历历汉阳树,
⑨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
-
6.阅读下面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ㅤㅤ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ㅤ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愚公移山》)【乙】ㅤㅤ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清代袁枚《卖蒜老叟》)【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3)翻译下列句子。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组卷:6引用:1难度:0.6 -
7.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完成问题。
ㅤㅤ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ㅤㅤ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ㅤㅤ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ㅤㅤ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有删减)(1)简要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作者既然不喜欢袁枚这个人,为什么还引用《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关于“腌蛋”的一条?
(3)仔细揣摩,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字。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4)选文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作者多种感情?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5)材料链接。
ㅤㅤ材料一: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沈从文《端午日》)ㅤㅤ材料二:2005年,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却传来这样的消息: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①阅读“材料一”,说说你家乡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至少写出2点)?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就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