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敦煌飞天,虽然是外来种子,却是在中国大地上开放的花朵。为了适应辽阔国土上各民族各地区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理想,必然不断地发生变化,至隋唐时代,形成了飞天发展的高潮,创造了具有中国气派、体现中国审美理想的新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在飞天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鲜明的美学特征。
想象力是艺术形象、艺术意境创造的动力。隋唐飞天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就是百戏和歌舞伎。想象即联想,迁想,幻想。本来西方天使,臂生双翼,把人和鸟联系起来,这是西方的力求真实的想象;中国的羽人,臂生绿毛,也是将人、鸟相联,虽然具有一定抽象性,但中国古代美学家认为,把人与鸟联在一起是“失人之本”,即降低了人为万物之灵的本质。以抽象充实意象,因而西方臂生鸟翼的天使,中国身长绿毛的羽人,都没有发展起来,却创造了不生双翼,不长绿毛,非男非女,亦男亦女,借助云彩而不依托云彩,仅仅凭借一条舞带凌空展卷中的动势之力,把翩翩起舞的宫廷歌伎送入太空,自由翱翔的飞天。这就是隋唐时代审美理想的体现。高度的想象力,赋予了飞天以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飞天的表现形式与壁画一样,包括线描造型、空间表现、传神艺术等等。
以线造形不止于中国,希腊瓶画、埃及壁画、印度绘画、波斯细密画、日本浮世绘,从西方到东方,很多国家都以线创造艺术形象。但中国有弹力的毛笔和书法审美观,使线本身及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富有生气和韵律感,这是中国线描独具的特色。飞天的线,不仅在于造形,更重要的是表意,特别是蜿蜒曲折的长线所表现的舒展与和谐的意趣,与“极乐世界”中“天人合一”幸福愉快的境界是吻合的。
艺术境界是人物与事件在一定空间的显现。飞天是“佛国世界”的幸福使者,歌舞于“极乐世界”的上空,俯视大地和水国中的琼楼玉宇,造成空旷辽阔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鸟瞰式空间透视法的成果,是西方焦点透视法所不可能表现的。
中国艺术最初的审美理想,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所谓神即人物的神采、神情或者灵魂,也就是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敦煌飞天正是这样,不仅眉目传情,而且姿态动作,一招一式都与人物的总体神情统一和谐,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传神之谓美。这正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形式美。
敦煌飞天和整个敦煌艺术一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外来艺术营养而发展起来的,如打破了儒家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大胆地吸收人体解剖原理和人体美的表现方法,使人物的自然形态化为理想的艺术形象。同时,从佛教美学中也吸收了有益的因素,如佛经中所谓“法身无性”“一切诸法非男非女”等,从而创造了没有男女生理特征的形象,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中进入超人境界,佛教的净化与艺术美的净化作用结合起来了。
(摘编自段文杰《飞天在人间》)材料二:
飞行,历来是人类对于突破地面重力,冲向无垠天空的幻想。中国文化早已与飞行这一意象结下不解之缘。
而流传的中国古代神话无不假借飞行大加幻想。这些神话故事中所提及的飞行姿态与意象,不单单展现了古人反抗束缚与桎梏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对于天空之上美好事物的浪漫追求和憧憬。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姿态惬意,充分显示出飞行时的欢愉,激发人们对于飞行的向往。飞天形象的内核,是人们通过飞行从而得到想象中的自由。人们无法在现实中腾空而起自在遨游,便将借助飞天形象阐释对飞行的幻想。可以说,此刻人们的灵魂与精神伴随着飞天一同遨游在佛教的极乐净土世界中。
这种肆意飞行的浪漫幻想难以在中华传统艺术形式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而飞天并非借由翅膀进行滑翔或腾空,而是凭借周身的几条飘带与彩云便飘摇在天空中,完全保留了古人希望在飞行时保持的优雅姿态。
而那凌风飞扬的舞裙和飘带,给飞天别增了几分典雅与神秘感。画家仅凭几缕夸张的丝带便将飞天自由翱翔的神韵深刻勾勒出来,通过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结合营造出虚无缥缈的高远意境,渲染了一种无比唯美温馨的艺术氛围。
而飞天手持乐器缓缓弹奏,正似古人闲暇时分弹奏古琴以自乐,享受与广邈天地的精神贯通。即使是在幻想飞天时,人们也不愿舍弃这一平凡生活中自得其乐的欢愉。而自由,便是彻底追求心底所期盼渴望的生活方式。
也正是敦煌飞天,使中国人真正飞起来了。也正是对于自由意志的阐释,飞天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宗教世界的壁垒,使无数人们可以跨越宗教信仰的鸿沟,寄托自己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望与畅想,从现实生活中得以短暂逃离,于精神的自由国度中如飞天般翱翔。
飞天形象中不乏孔武有力的巨人,也有不少体态轻盈的女子,芸芸众生皆可以在飞天中找到自己,那个脱离尘世遨游于万千世界中的飞行灵魂。也许人人都可以是壁画中的童子、乐伎亦或是宫女,皆可身披彩带肆意飞行。
正是由于飞天在保持庄重典雅的神性时,并未舍弃可亲可爱的世俗人性与鲜活真实的尘世气息,那份自由与洒脱才不疏离于凡尘,也从未从人们心中走出。
(摘编自赵梓乔《“飞天”携带的自由寓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飞天形象自从传到中国,至隋唐形成发展高潮,彻底摆脱了外来特征,形成了中国风格。
B.敦煌飞天的形象与西方天使、中国羽人有着极大的区别,是真正具有想象力的体现。
C.敦煌飞天吸收了外来艺术营养,如人体解剖原理、焦点透视法、佛教美学中的某些因素。
D.飞天因既保持了庄重典雅的神性,又具世俗人性与尘世气息,才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飞天的线条受到毛笔和书法审美观的影响,既有创造形象的功用,又具表意与制造韵律的特征。
B.敦煌飞天通过眉目、姿态动作传达人物的神情,这一实践,促成了中国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的形成。
C.借助想象创造的无翼而飞的飞天形象,既强调人为万物之灵的本质,又以优雅的姿态展现人的尊严。
D.凌风飞扬的舞裙飘带的“实”表现了自由翱翔的“虚”,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3)下列神话中,不属于“假借飞行大加幻想”的一项是
A.夸父逐日
B.嫦娥奔月
C.羲和御日
D.牛郎织女
(4)根据材料一,概括飞天艺术风格中体现的美学特征。
(5)有人说“飞天是自由的向往”,请结合材料谈谈飞天形象所蕴含的“自由”的内涵。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念 梅
孙春平 出租车到了营盘村口,洪玫问:“这村有个叫于心芳的你可知道?”司机说:“不会是于老太太于老板吧?活着的话足有八十来岁。”洪玫心里怦然一动,说:“可不,大我整整十岁。咋,人不在了?”司机叹息说:“可惜了,前年走的,那可是个大善人呀。大姨活着时,我送客人到营盘,只要赶上饭点,尽管进她的职工食堂,可饱造。”洪玫问:“她还当上老板了?”司机说:“您这都不知道呀,念梅制衣公司呀,方圆百里,赫赫有名。您要是找她,我就送您去她的厂子吧,就傍村东山根那一片。于姨是不在了,可她的儿女在呀,闺女当董事长,儿子是总经理,托老妈的福,厂子红火着呢。”司机还要往前送,洪玫说:“我是这里的老知青,四十年没回来了,让我自己走走吧。”
洪玫是1968年插队的,至今足足五十年,半个世纪呀。村庄哪还有昔日的模样?路上相遇的人也概是陌然。
洪玫进了厂区,四座大厂房,机器轰隆轰隆地响,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还有阿拉伯文。看厂子的规模,工人足有上千。洪玫进了办公楼,看一扇门上挂有总经理的牌子,便推门进去。老板台后坐着的那个中年人肯定就是小满了,看模样还依稀可辨,两位外来人正跟他讨论产品提前出货的问题。小满见又有人来,做手势请她先坐。那两人总算走了,洪玫急上前,一把拉住小满的手,说:“小满我是你洪玫阿姨,认不出来了吧?”小满凝目而望,眸子亮了亮,但转眼,便淡淡地说:“这位大姨,是不是生活有什么困难?有就去办公室,专门有人负责这事。”洪玫急切地说:“小满,你再想想,四十年前,我住在你家,晚上你妈搂你,我搂你姐,睡了好几年呢。我叫洪玫。”
小满仍是摇头。忘了,都忘了,忘了也正常。说话间,一位中年女子推门进来,对小满说:“雨林公司那批货,他们再加多少钱,咱们也不能答应盗用商标,砸牌子的事千万不能干!”洪玫急忙又上前拉女士的手,说:“你是美丫!我是你洪玫阿姨呀!”小美怔了怔说:“您真是住在我家的洪阿姨?”洪玫忙点头说:“你还喊过我干妈,可你妈不让喊,说想喊也得等我结婚后。”这边说着,小满从门外踅回来,扯住小美的胳膊便往外走,说又有客户来谈合同。
两人这一走,便没了踪影。洪玫被人请到接待室,小姑娘又是茶水又是水果的,还放到洪玫面前一个红包,里面是 500元钱。洪玫只觉得心里很凉,没收那个钱,起身离去了。
走在出村的路上,洪玫泪水流下来。都说人情薄,薄似纸,真是这样吗?可自己跟心芳姐那是怎样的感情呀!自己来到这个村子,一待就是十年,知青抽工一茬又一茬,可自己因为关系特殊,回城的美事一再耽搁。于心芳大姐看青年点日渐冷清,便跑去抱洪玫的行李,说去我家住吧,正好帮我带带孩子。由不得再客气。心芳家是工农联盟户,姐夫是铁路上的养路工,不常回家。小美和小满是龙凤胎,当时也都五六岁了……往事并不如烟啊!
突然,一辆宝马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处,跑出小美。小美挽住洪玫的胳膊说:“姨,我现在喊你干妈总行了吧?”说着,又冲车内喊:“还磨蹭什么,快下来!”小满有些扭捏地站到面前,小美再喝:“给干妈跪下!咱俩什么都可以忘,总不能连咱妈临死前的叮嘱都忘了吧,找到洪玫阿姨,她是咱家的恩人!”
两个中年人双双跪落尘埃,洪玫的泪水又流下来,喃喃道:“看到你们姐弟了,也看到你们的事业了,我心里高兴。我没事,这就回去了。”
小美和小满站起身,紧紧挽着洪玫的胳膊。小美说:“干妈一定要走,总得先看看自己的账目吧?”
洪玫吃了一惊:“账目?我还有账目?”
小美跑回车里,取来一个账本,打开,第一页,竟然是洪梅的名字,金额结存三百余万元。
小美说:“干妈没忘记吧,你回城后的第二年,就给我家送来一台织袜机,说是用你一年工资买下的,让我妈挤时间织袜子卖。我妈说,这是第一笔投入资金,按等额股金结算。每年的分红再投进去。”
三人重又走在回村的路上。小美问:“我妈在世时,不知给干妈写过多少信,还求过公安机关,怎么就找不到您呀?”
洪玫说:“回城后不久,我就去南方打工了,办身份证时,因为女工叫‘梅’的太多,我就改成了‘玫’。难为心芳大姐了。”
小美说:“干妈没注意我们公司的名字吧,念梅,是我妈起的。”
小美又说:“我妈常说,人若是忘了根本,别说做事业,只怕做人都难。”
小美说这话时,狠狠剜了小满一眼。小满没吭声。
(原载于《荷风》2018 年冬季号) 材料二:
对读者传统阅读习惯的谙熟,使得孙春平在进行创作时,非常精心于故事的营构。
他善于借鉴评书中“扣子”(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的手法,使得故事常常产生出一波三折、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小说结尾的处理上,作者独具匠心,没有对作品中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情节的戛然而止,在结尾处留下一处空白,引人想象深思。
(选自李香玉《孙春平小说研究》)(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出租车司机对于老太太的善良极尽赞美,主要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常在她的职工食堂免费用餐。
B.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和阿拉伯文,暗示了厂子效益好,产品远销国外。
C.小说两次写到洪玫流泪的细节,都是因为她由自己的遭遇而感慨人情淡薄,往事如烟。
D.于大姐当时极力邀请洪玫去自己家里住,主要是希望她能帮自己带带孩子,减轻生活压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富有地方特色,运用了大量方言口语,如“可饱造”“傍村东山根”等词语。
B.小说描写小满在刚见面时的神态变化,表现了小满认出洪玫阿姨但又不愿相认的复杂心理。
C.小说运用人物的心理描写,倒叙过去的生活场景,通过今昔场景对比,深化了小说主旨。
D.小说通过小美对织袜机相关情节的叙述,交代了股金的由来和公司起名“念梅”的含义。
(3)于大姐虽已去世,但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请简要分析于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4)材料二评价孙春平小说善于借鉴“扣子”手法,还善于在结尾处留白,请结合小说各举出一例进行分析。组卷:16引用:4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悲伤时的眼泪可以排毒。美国学者对几百名男女性分别研究后发现:在他们痛快地哭过后,自我感觉都比哭前好了许多,健康状态也有所增进。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那些选择哭泣的人,在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40%;而① ,没有利用眼泪消除情绪压力的结果,是影响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测试发现,正常人的泪水是咸的,糖尿病人的泪水是甜的。悲伤时流出的眼泪,含有更多的荷尔蒙等,人们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如果能放声痛哭一场,② ,这是由于悲伤引起的毒素,通过眼泪已得到排泄之故。可是,大多数的男性,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强压着悲伤,把泪水自咽下。殊不知,③ 。因此,男人寿命较女性短也可能与心理压抑流泪少有一定关系。
(1)下列选项是上面这个材料的标题,请选出拟得最恰当的一项
A.男人也应哭
B.要长寿,多流泪
C.该哭就哭:哭可排毒
D.流泪释放情绪,增强体质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21引用:13难度:0.9
五、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曾引用《老子•道德经》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来形容中国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这是治国理政的黄金准则,也是每一个时代建设者应秉持的人生准则。
作为新时代青年,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