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说一得》中说:“一篇好小说,无好题目,必定减色不少;有好题目,无好结构,亦然。”小说题名是最先入读者之耳目的,如果题名新颖(别致/精致),符合读者的阅读(等待/期待),就能助益小说的销售。
    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代表精英文化的经史子书,书商一般不敢篡改,但小说地位向来很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忌/忌惮),常随意改易书名,造成一书多名的现象。这在明清小说史上是极为普遍的。笔者据欧阳健、萧相恺主编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粗略统计,该书收录小说有异名者约二百部,而且很多小说不止一个异名。
          有的小说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等过程中,就产生过多个书名。明清小说的命名方式很多,你念总在《余之小说观》一文中概括道,“有短至一二字者,有多至成句者,有以人名者,有以地名者,有以一物名者,有以一事名者……种种方面,总以动人之注意为宗旨”。这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小说一书多名的一些原因,但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二:
          第一,读者阅读体验的差异。读者因受到个性喜好、知识结构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很多小说再版时,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有的对小说中的武打内容感兴趣,如《南北两宋志传》晚清再版时易名为《北宋金枪传》,突出杨家将所使用的兵器;有的看重小说的劝惩功能,如《绣戈袍全传》本以物命名,后改名《果报录》。
          书商还善于蹭热点,紧扣读者的趣味。如晚明内忧外患,时代呼唤英雄,故书商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刻改为《英雄谱》。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
          第二,书商的销售策略。潘建国曾指出,晚清通俗小说翻印的一大弊端就是改换小说题目,欺世取售。其法五花八门,有的故弄玄虚,制造噱头,在书名上贴上所谓“志”“传”“纪”等标签;或称是“外史”“外传”“逸史”“秘史”等,如《封神演义》改为《商周列国全传》。还有的就是为了傍名牌,傍四大小说名著的自不必说,有以“奇观”改名者,如《石点头》改名为《五续今古奇观》等;也有以“才子书”标榜者,如《两交婚小传》更名为《续四才子书》等。
          以上种种,不外就是利用书名做广告而取得更大的销售效益。张敏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表《小说和题目》一文,称小说好似商品,“能否引起读者的兴味和注意,将首尾读全,委实也是看着那题目的吸引力如何。所以题目是小说的广告,也可以说是引诱读者的香饵”。
          由此可见,明清小说一书多名现象的产生,与读者、书商都有关系(当然,与作者也有一定的关系),是当时社会思潮、读者心理、文坛风习及商业经济等状况的折射,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销售和传播,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无视作品本身一味粗暴更名,造成书名与内容割裂,甚至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如光绪间出品的小说《白云塔》曾改名《新红楼》,其实与《红楼梦》“风马牛不相及”。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书商唯利是图,侵害作者和读者的权益,破坏了小说创作生态。
    (节选自万晴川《“名实相生”与“名实相怨”——明清小说的一书多名现象》,有删改)
    (1)根据文意,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致 等待 忌惮
    B.精致 等待 顾忌
    C.别致 期待 顾忌
    D.精致 期待 忌惮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小说一得》的话,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
    B.作为精英文化代表的经史子书高不可及,因此,普通大众更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
    C.书商、编辑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小说的题目,一般不会考虑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
    D.明清小说一书多名,虽在短期内利于销售,但长期以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组卷:1引用:1难度:0.4
  • 2.高二学生小林的爷爷收藏了一批明清小说。在帮助爷爷整理藏书的过程中,小林发现了“一书多名”的现象。经过研究思考,他就其中几本书作出了如下分析。根据文意,这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 7.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山不厌高,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有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盖儒者所争,犹在名实,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组卷:2引用:1难度:0.7

三、作文(4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为了简单与安静,有人一味地舍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确实不能丢的。
          请以“这个,真不能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卷:2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