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三(上)第一次周测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 1.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如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1~2题。
    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2.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如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组卷:5引用:0难度:0.60
  • 3.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之比。如图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积雪覆盖率图(图1)和植被指数(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年变化图(图2)。读图完成3~4题。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年均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②气候变暖,积雪减少
    ③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增多
    ④生态环境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4.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之比。如图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积雪覆盖率图(图1)和植被指数(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年变化图(图2)。读图完成3~4题。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年均地表反照率的降低,可能会导致该地(  )

    组卷:2引用:0难度:0.80
  • 5.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5~6题。
    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  )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共25分)

  •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晴朗的白天,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这就是珠峰旗云,珠峰旗云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科学家们发现,珠穆朗玛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在冬半年,正常西风速度可以达到40米/秒(12级以上),这个风速已经超过台风的风速),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图1为青藏高原旗云景观图,图2为“旗云”示意图。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旗云形成的原因。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巢湖(32°N,118°E)位于安徽省中部,多条河流汇入湖内,湖水经裕溪河注入长江(如图所示)。巢湖与长江干流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盛复时节,巢湖周边地区湖陆风尤其明显。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区,而在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

    (1)每年盛夏季节(7、8月),巢湖地区的湖陆风现象尤为明显,试推测原因。
    (2)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巢湖周边城市的规模在扩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增强。在该背景下,说明巢湖沿岸城市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各自变化特点。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