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和眼睛》2023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8/29 12:0:8
一、选择题
-
1.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273引用:4难度:0.5 -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39引用:49难度:0.7 -
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组卷:1261引用:28难度:0.5 -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组卷:193引用:6难度:0.7 -
6.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组卷:1148引用:9难度:0.8 -
7.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组卷:551引用:8难度:0.7 -
8.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的介绍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311引用:3难度:0.7
四、实验探究题
-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如图乙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倒立、的实像。
(3)在图乙的情况下,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那么在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 cm处,在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4)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为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填“上”或“下”)调节。
(5)在图乙的情况下,将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则须使光屏向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组卷:92引用:2难度:0.4
五、综合能力题
-
25.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
(1)我们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填字母)。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2)由图乙得出: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处的物体,我们人眼若长期观察(以上两空均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组卷:850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