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2020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16 8:1:18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组卷:938引用:10难度:0.5 -
2.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组卷:1960引用:42难度:0.9 -
3.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组卷:5498引用:64难度:0.5 -
4.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组卷:6435引用:106难度:0.7 -
5.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2256引用:122难度:0.9 -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组卷:4872引用:65难度:0.9 -
7.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组卷:1801引用:113难度:0.5 -
8.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68引用:39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
2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4)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5)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6)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组卷:64引用:4难度:0.3 -
2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 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 (选填“α”、“β”或“γ”)。组卷:3319引用:2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