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撷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80引用:6难度:0.9
  •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7
  •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456引用:381难度:0.9
  •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87引用:18难度:0.5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 16.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
    ①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后,B中溶液变红,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上述现象
     
    。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②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
    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17.媒体报道,中科院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苓素(C16H12O5)的合成机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请计算:
    (1)汉黄苓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1个汉黄苓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组卷:6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