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16 1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小美将饼干袋打开后放在桌子上,两天后饼干变软了。该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
组卷:25引用:2难度:0.9 -
2.“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组卷:69引用:8难度:0.5 -
3.在进行“探究稀盐酸与铜绿的反应”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5.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元素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9引用:10难度:0.8 -
6.“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城内出现的一段连续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室内空气湿度增大,其原因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每空1分)
-
17.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因此,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Ⅰ.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等原料制氧气,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实验模拟。
①浸入液氮3mi血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1/3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②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
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Ⅱ.在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Na2O2)、超氧化钾(KO2)等物质制氧,其原理表示如下:
CO2O2过(超)氧化物水蒸气
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18.如图所示为制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经典赏析】
(1)利用图甲实验装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诺贝尔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乙)。
(2)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木炭,实验
【拓展延伸】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说明: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4)小明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
(5)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6)小明查询资料得知注射器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老师指出,二氧化碳即使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你认为可忽略不计的原因是
(7)氢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和氧气等物质,溶液中有硝酸钠(化学符号为NaNO3)生成。请写出硝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组卷:1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