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应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月出于东山之上,
(2)物有本末,
(3)《兰亭集序》中写“此地有崇山峻岭,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7 -
3.将下列语句连接成层次清楚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追问”这种希腊理性生活所习惯的东西,首先也是着眼于“根据”而来的。
②什么是原因和本原?原因、本原就是“根据”,是事物可理解性的根据。
③借助“根据”,我们获得对事物的理解,我们知道如何与事物打交道。
④对本原的追求,也就是对根据的追求。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岳麓书院记
(宋)张栻 ①湘西故有藏室,背陵而面壑,土茂而泉洁,为士子肄业之地。始,开宝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创置,( )待四方学者,历四十有一载,居益加葺,生益加多。李允则来为州,请于朝,乞以书藏。自绍兴辛亥更兵革灰烬,什一仅存,间有留意,则不过袭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废,鞠为荒榛,过者叹息。
②乾道改元,建安刘侯下车,既剔蠹夷奸,民俗安静,则葺学校、访儒雅,思有以振起,湘人士合辞以书院请。既成,械促多士往观焉,为爱其山川之胜,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此地宜也。
③已而与多士言曰:“侯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达,故有赖圣贤者出。
④“三代导人,教学为本”,人伦明、小民亲,而王道成。夫子在当时虽不得施用而兼爱万世,实开无穷之传。果何欤?曰“仁也”。仁、人心也,率性立命,位天地而宰万物者也。今夫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以至于饮食起居言动之际,谓道而有外夫是,乌可乎?虽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毫厘之差,宵壤之谬,此所以求仁之难,必贵于学以明之与。善乎!孟氏之发仁深切也,齐宣王见一牛之觳觫且而不忍,则教之曰:“是心足以王矣。”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⑤既侯属栻为记,遂书斯言以厉同志,俾毋忘侯之德,抑又以自励云尔。
(选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1)可填入第①段括号中的虚词是
A.以
B.虽
C.则
D.所以
(2)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叙述时代背景的变化,说明多种建设原因。
B.介绍书院建设的过程,赞美多个书院人物。
C.赞扬刘侯办学的功绩,抒发热爱书院之情。
D.强调复建书院的夙愿,描绘山川地理之胜。
(3)分析第④段是如何在第③段基础上层层深入论述的?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5)联系[链接材料]谈谈“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善推其所为而已矣”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立德树人的启迪意义。
[链接]
①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人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②“《书》言‘知之非艰,知之惟艰’,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禽。为士而徒以诗文自负,何以自别于凡民乎!故学问思辨,必以力行为归也。”(《岳麓书院学规》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9.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我不是否认生存竞争,但我认为动物世界的逐步发展,特别是人类的发展受惠于互助之处远过于互争……
对此,你有什么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组卷:14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