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一种异代回响,魏晋精神为什么能渗透在李清照的文学世界中呢?可以推测的一个原因是家学的影响。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对于魏晋时期刘伶、陶渊明的文章____________。他曾经说:“至刘伯伦《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不仅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意味着坚定地走向隐逸、而且代表着脱俗归真的人生取径,李格非对刘、陶等人的精神祈向及其真率表现而言,倾慕有加,这对于李清照而言,应该是不着痕迹的。
在李清照夫妇的行踪里,屏居青州归来堂的一段生活极为难忘,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深刻地抒发了那份“眷然有归欤之情”,所以“归来堂”的命名也自然地寓有心灵__________之意,从而染上了陶渊明式的底色。
在李清照的学养中,《世说新语》是相当熟的一部书,她用到书中的典故时,对书中所记各种人生情境的况味__________,笔致颇觉有神来之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情有独钟 安放 俯拾即是 B.情有独钟 安顿 信手拈来 C.爱不释手 安放 信手拈来 D.爱不释手 安顿 俯拾即是
A.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不仅意味着坚定地走向隐逸,而且代表着脱俗归真的人生取径,李格非对刘、陶等人的精神祈向及其真率表现倾慕有加、这对于李清照而言,应该不会是不着痕迹的。
B.不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代表着脱俗归真的人生取径,而且意味着坚定地走向隐逸,李格非对刘、陶等人的精神祈向及其真率表现而言,倾慕有加,这对于李清照而言,应该不会是不着痕迹的。
C.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不仅代表着脱俗归真的人生取径,而且意味着坚定地走向隐逸,李格非对刘、陶等人的精神祈向及其真率表现而言,倾慕有加,这对于李清照而言,应该是不着痕迹的。
D.不仅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意味着坚定地走向隐逸,而且代表看脱俗归真的人生取径,李格非对刘、陶等人的精神祈向及其真率表现倾幕有加,这对于李清照而言,应该是不着痕迹的。组卷:46引用:2难度:0.7 -
2.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 曹操 《短歌行》 古体诗 B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散文 C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东晋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古体诗 D 柳絮因风起 南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小说 组卷:59引用:1难度:0.9
二、(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目前,每年有1200万吨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如镉、冲等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还有的随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转移到农产品中,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威胁到粮食卫生品质。由此可见,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
近年来,我国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这些治理措施消减了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但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上的隐患。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是利用能够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过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种能够吸收、富集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忍耐力的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这种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幸运的是,经过20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净化砷、镉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储备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已有良好的储备,但在推广应用层面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末端治理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净化耕地为目标的植物修复技术所需启动投资相对较多。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多,但从运行的第二年开始,植物修复技术的后续运行维护费用即可显著降低。很多情况下,在开展植物萃取修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方式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既保障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从长远来看,植物修复技术的总成本要远远低于安全利用技术的总成本。
材料二
材料三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育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行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赡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影响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
B.对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施用药剂,短期内比较有效,但从长远看,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多,而且可能影响耕地的生态功能。
C.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没能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资金少。
D.2014年至201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而耕地面积则呈现波动变化状态。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消除耕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而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从根本上清除重金属。
B.2014~201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17~2019年河南省耕地面积逐年增加,增幅明显。
C.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各项中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项是
A.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
B.通过间套作方式,将种植超富集型植物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
C.要想保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必须保证耕地面积逐年增长,因经济发展侵占耕地的行为一定要禁止。
D.以增强中国种业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组卷:26引用:2难度:0.6
六、(10分)
-
9.下面是艾青1983年9月15日写的一首诗,请分三点(可从形象、情感、语言、表现手法等角度考虑),用100~120字,鉴赏这首现代诗。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组卷:12引用:1难度:0.2
七、(60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有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有一心归国的满腔赤诚;有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的生死无常、水月叹息。”叶嘉莹饱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一次次渡过难关。
叶嘉莹说:“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人这一生,看似在寻找很多东西,但最终不过是在寻找心中的热爱。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谈谈你对“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拥有热爱”这种说法的思考和领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3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