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1年同步练习卷(9)

发布:2024/11/3 22:0:2

一、文言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
     

    其筋骨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④非愈病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甲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组卷:1044引用:12难度:0.7
  •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生忧患,而死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不言而
    C.国恒 马无故而入胡
    D.行拂乱其所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易:交换。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组卷:15引用:4难度:0.6

二、课内阅读。

  • 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忧患而死
    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B.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不言而
    C.
    国恒
    马无故
    而人胡
    D.
    行拂乱其所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5)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5.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傅说于版筑之间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③人过然后能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画线句子得到的启发。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6.阅读。
    (1)用“/”标出下面画线句子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3)翻译。
    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望岳》一诗题为“望岳”,全篇却没有一个“望”字,这样是否离题,试做简要分析。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一口气陈述了六个人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事实。试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划分与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内容相同)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其筋骨
     

    ②入则无法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

    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8.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傅说于版筑之间
     

    其筋骨
     

    ③困于心于虑
     

    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2)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傅说于版筑之间/今亡亦死,大计亦死 B.其筋骨/无案牍之
    C.益其所不能/荡胸生 D.百里奚举于/愿为鞍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必先苦心志/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后喻/人不知不愠 D.管夷吾举士/是故所欲有甚生者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
    B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
    C.论证严密,首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D.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组卷:97引用:4难度:0.7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入无法家拂士 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人恒过,后能改 然则何时而乐耶
    C.舜发畎亩之中 皆以美徐公
    D.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
    (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其筋骨
     

    益其所不能
     

    则无法家拂士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2.阅读下面文言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标出停顿。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行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
     

    ③而后     
     

    于虑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根据对文段的理解填空。
    ①“是人”经历磨炼,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选用文中三个字来回答)
     
     
     

    ②本文议论围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讲的主要是
     
     
    两方面的问题。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对比阅读。

  • 37.文言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以”与“太夫人荻画地”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刀劈狼首
    B.策之不其道
    C.属予作文记之
    D.徒有先生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管夷吾举于
     

    ②行乱其所为(
     

    其稍长  (
     

    因而抄录(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行拂/乱/其所为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5)经历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组卷:375引用:2难度:0.5
  • 38.阅读甲、乙语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①舜于畎亩之中
     

    ②困于心,于虑
     

    ③王封我矣
     

    ④孙叔敖之
     

    (2)翻译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3)请用/在下面的句子上断句(断两处)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4)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