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环城中学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涂错无效,不给分。)

  • 1.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远志,无声春雨润红花。”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
    ①梦想可以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每个少年都有远大的志向
    ③少年要有梦想,而且要独立,与他人无关
    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2.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学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的表现就是接受和掌握
    ②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④学习点亮生命,伴随我们成长

    组卷:184引用:57难度:0.8
  • 3.“真正的朋友,会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会在你遇到悲伤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这道出了(  )

    组卷:486引用:95难度:0.8
  • 4.一项关于互联网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已有18.3%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日常交往时间,28.8%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亲戚、邻居的日常交往时间。与欧美国家近年出现的情形相似,网络社交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这说明(  )
    ①网络对青少年有害无益,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②青少年要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其负面影响
    ③青少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④青少年应注重与身边的人搞好人际关系,拒绝网络交友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36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要超出方框)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帮助同学们用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以“生命的思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探问生命】
    在寻找生活中敬畏生命的现象时,某合作学习小组出示了如两幅图片。

    (1)请问图片中的行为是敬畏生命的表现吗?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珍视生命】
    在生命教育故事会上,小芳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
    李爱春,在吉林长春人文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读大三。一岁时,一场疾病使得李爱春肢体残疾和口齿不清,但她没有沉沦在不幸中,在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积极地面对困难,通过念绕口令、读文章的方式来锻炼口齿。上大学后,她又进一步挑战自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尝试拍短视频,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和支持。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像我一样身体有困难的弟弟妹妹们,努力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2)李爱春在挫折面前能够正确面对,并努力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绽放生命】
    同学们观看了“七一勋章”表彰大会。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和其他28位杰出党员一起获颁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张桂梅,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推动创办了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坚持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在发言时说:“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3)根据张桂梅事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组卷:33引用:5难度:0.1
  • 14.【学会沟通交往不负青春时光】
    【感悟师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1)在众多老师中,哪些学科的老师让你受到哪些益处?(至少三个)
    示例:语文老师让我感受到中华语言之美
    【感恩父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
    因为他们不求回报的呵护,我们才能恣意生长,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因为他们坚实的臂膀,我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追求梦想。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在那个梦开始的地方,还他们一份爱的守望……
    (2)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欲报之德”“还他们一份爱的守望”这样做的道理。
    (3)“在那个梦开始的地方”,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与父母共同努力创建和谐家庭?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