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17 5:30:6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时代变革和现代科技的推陈出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剧增,尤其是由数字化技术发展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浪潮下,构建非遗文化的生态传承系统,对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我国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力显得尤为关键。
深入贯彻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的大数据理念。大数据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为关键的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功能和价值,就要建立大数据思维,接收、认识乃至驾驭大数据,从而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运用价值。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资源整理,全面掌握非遗文化的社会反响情况及终端消费市场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推断非遗项目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决策者保护非遗文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同时,要形成善于运用大数据捕捉非遗文化信息的思维,克服信息缺失所造成的文化碎片化弊端,从而提升非遗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及深度。
优化非遗文化数字支撑,扩大非遗文化的数字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数字信息技术催生了众多数字文化新业态,给予众多非遗文化爱好者全新的体验。而伴随着类似VR或者三维建模仿真技术等数字新技术的推出,虚拟现实交错更换已然成为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得改造和提升非遗文化产品、弘扬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影响力成为现实。一方面,融合知识图谱、用户图像及自媒体手段等智能技术,将非遗文化虚拟现实化,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全实景高清展示,促进非遗文化遗产民族民俗类或者表演类产业化,从而提升非遗文化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类似VR等增强技术的实景互动功能。借助智能技术对非遗传承人的价值进行开发,尤其是其技术的动态展示,给予非遗爱好者切身体验,既能弘扬非遗的人文内涵,也可实现非遗技艺的真正传承。
建设非遗文化数字平台,拓展非遗文化传承路径。与传统的展示平台相比,数字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融合所有相关数据,同时可通过准入门槛和对接标准的提高来筛选掉不良数据或者劣势数据,提高数据整体质量。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部门、传承人、企业、学者及公众等各方面资源,共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加快非遗文化数字化进程,破解不同部门、地区、机构及各级机构之间存在的数字壁垒和信息孤岛,将有助于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丰富非遗数据库的功能体系,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了解非遗文化。
(摘编自方志玉、方忠《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数字化信息的浪潮下,必须建立大数据思维。
B.依托大数据推断非遗项目的发展趋势,能为决策者保护非遗文化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撑。
C.要提升非遗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深度,需要克服信息缺失造成的文化碎片化弊端。
D.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推动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这有利于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立足实际,提出了“如何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系统尤为关键”的观点。
B.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使用“数字壁垒”“信息孤岛”等说法,生动形象,有利于读者理解复杂现象。
D.文章将“非遗文化传承”与“数字化构建”相结合,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数字新技术实现虚拟现实的交错更换,这将会成为数字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B.利用VR等技术的动态展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就可以实现非遗技艺的真正传承。
C.提高数据的整体质量,可以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和对接标准来筛选掉不良或者劣势数据。
D.数字信息平台可以融合各方面的数据,这是它相较传统展示平台具有的最主要的优势。组卷:25引用:6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国潮风”可谓越刮越猛。无论时装领域,还是博物馆,甚至是喜茶,都纷纷推出“国潮”单品或周边。“国潮”产品其实就是带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结合潮流款式外形设计的产品,也是文创产品的一种形式。
“国潮”的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活了想要提升品牌、扩大市场、重塑品牌活力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自然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比如,“中国李宁”,这简单的四个汉字,充满了中国魂,还有众多联名款球鞋,在运动的同时,兼具时尚元素,代表中国制造的李宁品牌,成为真正的国货之光。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出圈,有古代典籍,有歌曲舞蹈,还有众多文创产品,最令人瞩目的还应是故宫博物院。从一卷难求的宫廷胶带,到纷争不休的故宫口红,再到奉旨点餐的“朕的火锅”等。
国潮并不是排外,而是一种以全新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自身真正发扬光大的行为……总而言之,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摘编自腾讯网《“国潮”正当红,到底为何物?》)
材料二:
安踏的奥运领奖服、运动员吕小军穿的举重鞋、奥运村随处可见的匹克态极拖鞋……一批中国国产体育品牌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频频亮相,冲上热搜。这些国产品牌能在奥运会上与耐克、阿迪达斯等海外品牌一争高下,背后离不开其数年来在品牌推广和转型升级上的努力。
今年奥运会上,特步集团为其签约的运动员巩立姣、谢文骏、杨家玉等人提供专业装备。特步的品牌宣传总监邹旭说,世界田径为保证比赛公平,对选手所穿装备进行了限定。特步知悉相关规定后,积极申报鞋履产品。截至奥运会开幕前,共有四款鞋得到认证,进入许可名单。邹旭说,认证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未来参与奥运、世锦赛的选手有了更多中国产品的选择,更在于国内企业在专业产品线上同国际接轨。
(摘编自田宏炜《国产品牌奥运会走红未来“国潮”还有哪些挑战》)材料三:
任何成功产品的出现,都有它的天时地利人和,经济红利带来的效应都是首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货品牌价值的上升,国货消费已经成为风尚,这让国货爆品“出圈”成为可能。在人口基数的天然优势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中国成为流量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在此基础上,国货品牌迎来了政策红利。一方面,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扶植;另一方面,各大平台积极推动,国货品牌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诸多“天时”之下,消费红利的到来,为“四大红利”实现了闭环。和以往不同,这一轮国货品牌爆品迎来的消费红利,是由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从将就消费到讲究消费,从追求品质到追求品位,从看重价格到追求体验,从过去的have到现在的be,从悦人消费到悦己消费。
从长远上看,国货品牌必须要解决创新和商业模式,洞察新时代用户的内心和真实需求,才能持续给消费者提供有灵魂、有价值的产品。国货爆品要持续发展,必须用技术和产品双轮驱动才能从爆红走向长红。
(摘编自许婧《国潮崛起,新国货爆品缘何频频“出圈”?》)(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一词中的“国”指中国;“国潮”品牌,就是由中国本土所创立的潮流品牌。
B.“国潮”品牌涉及领域广泛,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创产品是“国潮”产品的一种形式。
C.“国潮”品牌的产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而“国潮”的崛起又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
D.“国潮”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不应排外,反而需要我们审视、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国内企业的不懈努力,一批中国国产体育品牌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走红,由此具备了与耐克阿迪达斯一争高下的实力。
B.奥运会前,特步产品得到认证,特步集团为其签约的运动员提供专业装备,企业得以长足发展,但其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C.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消费红利可以看作本轮国潮爆品“出圈”的底层逻辑。
D.从当前情况看,国货品牌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只有解决创新和商业模式,未来的国货爆品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3)“国潮”崛起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组卷:5引用:5难度:0.6
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麦海
徐广慧
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麦海的那边是被树木环绕着的红砖房子,红砖房子里住着来福村的村民。麦海的这边是公路,公路驮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自行车驮着老张。那老张,肩膀上挎着一个布书包,书包里放着写日记的本子。
来福村的房子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一抓黄土,经过庄稼人粗糙的手,经过煤的煅烧,变成了红色的。住在红房子里的人,他们从早忙到晚,似乎只是为了让红砖把他们圈起来。当然,只要能使他们免受风雨的洗礼、阳光的曝晒,他们便愿意把力气和汗水毫不犹豫地拿出来。
老张走在大街上,像个谜语。他上身穿着个蓝色的松松垮垮的圆领秋衣。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运动裤,脚上一双黑布鞋。见人就说“吃了呗?干什么去呀?”见到岁数大的,他就喊大爷大娘,见到岁数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大家被他问得一蒙一蒙的,瞪着眼睛看着他,心里嘀咕:“这人谁啊,俺不认识你啊,没事在俺们村瞎逛游什么?”
慢慢地,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了。老张是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驻村干部。来福村的扶贫工作队一共三个人,老张是队长,在来福村任第一书记。
“您的梦想是什么?”老张挨家挨户。问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有一部分人,见老张穿的跟个老农民一样,说话用的是老家话,还平声静气的,便开始试着回答他的问题。“呃,梦想,这个……梦想嘛……”被问的人看看天,陷入了沉思。也有的人装作挠痒痒,一把捂住了自己的鼻子,担心自己笑出声来。
老张还是问。他像个小学生一样,把老百姓说的话都记到了他的小本本上。他像是追风筝一样,追着村子里的人,非要弄清他们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不是老百姓不告诉他,实在是这样的问题不知从哪儿答起。啊,出了一天的汗,腰也酸,背也疼,你跟他讨论梦想,还不如给他递一袋烟,叫他解解乏哩。
老李是个有梦想的人。他叫李景生,开个卖农药的店。老张喊他老李,老张叫老李喊自己老张。老李摇摇头说:“那怎么行呢,专员。”老李喊老张专员,老张觉得别扭,又拗不过老李,就哈哈一笑说:“算啦,算啦,你愿意咋喊就咋喊吧,不就一个称呼嘛。”
谈起梦想来,老李眼睛湿乎乎的。老李说:“专员啊,俺从小的梦想就是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修,这条路忒难走了,一到阴天下雨,孩子们上学都没法出门。真的,这也是俺爹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俺爹没啦,俺也到了半百的年纪啦,这梦想还没实现。”老李媳妇的嘴快,还没等他说完,就说:“哎哟,专员,今儿个我把这话儿撂这儿,您要是真能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了,我马素芬就在来福村大街上倒着走。”
“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我找人规划一下,下个月就动工。”老张一拍大腿,整个人像弹簧一样,从机子上跳了起来。“咦,这可不是唱歌呀!”马素芬大声在后面喊道。老张从老李的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屋檐下的鸽子带着嘲讽的哨声,呼啦飞到了屋后的大槐树上。
见过老李,老张似乎变了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嘴里还哼扭着,他不会唱歌,要是会唱歌的话,他一定会仰着脖子,在大街上高歌一曲。
老李喊老张“专员”,“专员”这个称呼就在村子里传开了。王又年说:“专员去俺家啦,问俺的梦想是么(么:方言什么)。”一根筋说:“也问俺啦。”王又年说:“你咋回答的?”一根筋反问:“你哩,你咋回答的?”原来,老百姓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梦想太珍贵。它像是挂在老屋墙上的一盏马灯,老百姓轻易舍不得把它取下来。万一失了手,不小心碰坏了呢。
王又年和一根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先说出自己的梦想。老李不怕,老李说:“俺给专员说啦,俺从小的梦想就是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修。你们猜咋着,专员一拍大腿,说行,这事就这么定了。说我老张来到来福村,就是为了实现你这个小时候的梦想的。”
“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当初,老张跟领导道别要到来福村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但很清楚。
老张有许多梦,修老李门前的路是他到来福村后的第一个梦。知道梦是什么了,老张就开始谋划着怎么实现这个梦。
红房子、黄土地、绿麦子,是老张梦境的依靠。老张叫张孝村,他的老家也不在来福村,离这里有一百多里地。每年的春夏之交,老张都会回到家乡,到麦海里走一走。他真欢麦子。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等到结了穗,灌满浆,就变成了黄绿色。阳光一照,再一照,就又变成了金黄色。一行行,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像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油饼,铺满了整个田野。没有一棵麦子背叛过大地,哪怕是遗落在路边的,也会被拾麦穗的手收进粮仓。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麦子。麦子就应该长在麦子和麦子中间,那样他才觉得是他自己。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麦海写起,然后渐次写到红砖房、公路、自行车、老张等,画面由远及近,使主要人物渐渐清晰。
B.老李家屋檐下鸽子的哨声带着嘲讽,王又年和一根筋都不告诉老张梦想,表明村民们并不相信老张能为他们实现梦想。
C.小说中老张下乡前说“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这与他追着村民问问题的情节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来福村”“张孝村”这些名称颇有意味,张孝村作为第一书记,要为来福村修的是现实的路,更是通往幸福的路。
(2)老张是中国众多扶贫干部的缩影,他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3)小说中对“麦海”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14引用:2难度:0.6
七、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于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组卷:255引用:61难度:0.7
八、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生问卷赶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建党百年,百年历程,百年风华,百年辉煌。透过一份份答卷,我们看到改革开放40周年,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看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人人都是答卷人,人人都要交出一份答卷;在时代大潮里,我们不仅要善于审视自我的答卷,还要有志气、骨气、底气交出新答卷。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3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