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8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1/20 4:0:2

一、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0分)

  • 1.阅读下列诗曲,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
    (2)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组卷:666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
    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组卷:313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
     

    组卷:399引用:3难度:0.5
  • 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组卷:445引用:2难度:0.5

一、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0分)

  • 12.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2)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组卷:111引用:1难度:0.7
  • 13.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各题
    (1)作者刘禹锡是(朝代)文学家、哲学家。诗题中提到的“乐天”即
     
    (人名)。
    (2)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
    途的坎坷。
    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世态变迁及回归之后生疏而
    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浮沉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
    襟。
    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无比心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颔联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用“沉舟、病树”为反衬,表现了诗人感慨年华已逝的悲伤。
    D.尾联中点明了酬赠题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组卷:184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