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某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8分)

  •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位名家在感悟人生时说,生活就是两个字:苦熬。身处逆境,苦熬能够越过逆境;适逢险阻,苦熬能够战胜险阻。人生不能怕熬,要熬出精cuì_____和境界。
          熬,是一种炙热的历炼□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犹如小火慢煨,_____.如果没有经受得住炙烤的钢骨铁身,难免会随时散架,乃至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弭。可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饱蕴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融入血脉、骨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挺立、无所畏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精cuì:
     
    ;正确的字是“
     
    ”。
    (2)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正确标点是
     

    (3)下列各句填入“_____”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也炙热长久
    B.不但火焰微小、火势温和,而且炙热长久
    C.虽然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但是炙热长久
    D.因为火焰微小、火势温和,所以炙热长久

    组卷:41引用:5难度:0.8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3引用:5难度:0.8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80引用:10难度:0.8
  •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2引用:7难度:0.8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5分)

  • 13.阅读《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回答各题。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①人人都有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数登上理想之巅者告诉我们: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②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他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③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A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屡历险境,九死一生,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可见,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
          ④团结协作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漫长的,奋斗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对,这就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讨,精诚合作才有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年轻人也要抱着合作共赢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朝目标迈进。
          ⑤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责任使命让年轻人产生奋进的动力。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当从现在开始,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理想的大路上快步前行。
          ⑥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拥有一身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正如扬起风帆的船,能轻松越过激流险滩,到达繁花似锦的彼岸。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聚集更多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选文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有哪些?
    (3)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A
     

    B
     

    (4)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组卷:108引用:10难度:0.7

四、写作表达(50分)

  • 14.命题作文。
          微笑,多么温暖的表情。收获鲜花掌声时,你不要欣喜若狂,而要用微笑淡然面对,才能把握自我;遇到崎岖坎坷时,你不要消沉沮丧,而要用微笑乐观面对,才能突破自我;在平常的日子里,你也要面带微笑,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请以“微笑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136引用:9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