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灰墩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6/20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45引用:3难度:0.8
  •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7
  • 3.“检测草木灰浸出液的酸碱性”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4.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6.2022年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着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升空,运载火箭在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X
    点燃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40分)

  • 17.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以“铁的锈蚀与防护以及铁的冶炼”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铁的锈蚀与防护
    (1)小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进行铁钉生锈的有关实验。

    ①一段时间后,C、D中的铁钉生锈,A、B中的铁钉无明显锈蚀,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D中铁钉比C中铁钉锈蚀程度严重,说明
     

    ②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Ⅱ.铁的冶炼
    我国劳动人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炼钢,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检验硬质玻璃管中得到的黑色固体为铁的方法是
     
    (填操作和现象)。
    (4)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工业上炼铁的原料为: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以及热的空气,其中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
     

    (6)某钢铁厂用48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为原料,理论上可以炼得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2Fe+3CO2

    组卷:133引用:2难度:0.5
  • 18.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Mg活泼,由此猜想Na也能在CO2中燃烧,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物质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一】Na能在CO2中燃烧吗?
    步骤1: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步骤2:将燃着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是
     

    【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
    【实验探究二】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中白色物质成分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四:氢氧化钠。
    (2)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
     

    【设计方案与实验】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Na2CO3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3)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4)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
    (5)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
     
    成立。
    (6)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组卷:267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