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东片教育联盟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70引用:7难度:0.7 -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82引用:28难度:0.3 -
3.研究人员利用某沉水植物的叶片分别探究了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一定范围内,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产生的氧气越多,沉在水中的叶片上浮时间越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9引用:3难度:0.5 -
4.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24引用:22难度:0.4 -
5.在复习食物的消化过程时,四位同学提出各自的看法。甲: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的消 化,进入小肠又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乙: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丙: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丁:水、无机盐等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经过讨论,大家 一致认为,有一位同学的叙述需要改进,你知道是哪位同学的叙述吗?( )
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6.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95引用:7难度:0.5
二、非选择题:
-
18.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1800 0 2 有芒×无芒 898 902 3 无芒×无芒 450 1350
(2)根据第
(3)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
(4)第3组两个无芒的亲本产生有芒的后代,这在遗传学上叫做
(5)水稻花的结构如图所示。自然条件下水稻一般是自花传粉,它是由A中的精子到达C后,与内部的
A.全部无芒
B.一半有芒,一半无芒
C.25%有芒,75%无芒
(6)2021年5月22日,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离开了我们。“禾下乘凉梦”是袁爷爷的中国梦,梦想到禾下乘凉,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你认为要实现“禾下乘凉梦”可能会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组卷:28引用:3难度:0.5 -
1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金黄的芦苇荡,一对丹顶鹤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丹顶鹤体态优美、行止有节、鹤鸣悠扬,被人们誉为“仙鹤”。
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和芦苇塘等湿地。它的喙、颈和足都很长,能够捕食湿地中的鱼、虾、昆虫和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丹顶鹤春夏季在东北地区繁殖,就地取材筑巢产卵,雌雄轮流孵卵。约一个月后,雏鸟破壳而出,跟随双亲学习觅食、飞翔等生存技能。幼鹤长到一岁左右就离开双亲独立生活。丹顶鹤秋冬季节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丹顶鹤,我国不仅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而且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机构迁地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种群复壮工作。
丹顶鹤幼体容易感染血孢子虫。血孢子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血细胞内快速繁殖,导致个体患病甚至死亡。为了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北京动物园研究人员将一岁以内的丹顶鹤幼体移至防蚊大棚饲养。持续监测发现,采取该预防措施后,幼鹤未检测到血孢子虫感染。该措施已用于幼鹤野外放归前的阶段饲养。
(1)丹顶鹤属于
(2)保护丹顶鹤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
(3)将幼鹤移至防蚊大棚饲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4)野外放归前,研究人员要先对丹顶鹤进行一段时间的野化训练。结合文中信息,你认为需要进行的训练有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