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新城学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36分)

  • 1.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
    (4)读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两句,你一定会无畏任何艰难险阻,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喜雨亭记》)【注释】①扶风:凤翔府。②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③乙卯:农历四月初二。下文的“甲子”指农历四月十一日。下文的“丁卯”指农历四月十四日。
    (1)甲文是一首词,该词的词牌名是
     
    ,写于
     
     节,是一首怀人之作;丙文和甲词的作者为同一人,都是
     
    ;乙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欧阳修。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予至扶风之
     

    亭于堂之北
     

    (3)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②请为丙文划线句选择正确的译文
     

    A.(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怎么可能做不到呢?
    B.(我与你们)虽然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但怎么可能做不到呢?
    C.(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D.(我与你们)虽然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但怎么可能做到呢?
    (4)对甲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5)乙、丙两文都是写亭的抒情散文,丙文突出表现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与乙文
     
    的主旨有共通之处。但两文也有其不同点:乙文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而丙文主要表达作者
     
    之情。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三、名著与综合性学习(20分)

  • 5.名著,思想厚重,滋养心灵。某校正在举行“走进经典,感悟人生”的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读其书,知其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①
     
    的作品,保尔柯察今是他书中的主人公。
    有人曾这样评价这位作家:“他的一生是个奇迹,尽管饱受病痛折磨,却从未向死神低头,在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创作了描写自己这代人命运的不朽作品。”他的一生和保尔何其相似!作者就是保尔的原型。思考:保尔和作者有哪些相同之处?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保尔
    出身贫困 乌克兰贫困工人家庭 贫困铁路工人家庭
    少年苦难 11岁开始当童工
     
    参加革命
    战争受伤
    1919年加入共青团,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伤
     
    身体状况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晚年写书 1933年由他口述、妻子整理,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读标题,谈感受。
    在这个环节中,小涵同学提出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换成《保尔成长记》。请你与他说说现用标题的妙处。
    (3)做摘记,写批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时,书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下面是小文同学做的读书摘记,请选择其中一个为其写批注。
    示例:
          城里的生活一如既往。五个小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声音喧嚣嘈杂。这里起支配作用的是两种愿望:一种是漫天要价,一种是就地还钱。形形色色的骗子都在这里大显神通。几百个眼尖手快的人,像跳蚤一样不停地活动着。他们的眼神里什么玩意儿都有,惟独没有天良。这里是一个大粪坑,全城的蛆虫都麇集在这里,他们的目的都是坑骗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傻瓜”。很少有的几趟火车从自己的肚子里排泄出一群群背着口袋的人。这些人都向小集市涌去。
    批注:
          这里描写的是刚刚得到解放的城市秩序尚未得到恢复的情景。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集市的嘈杂和喧嚣,将集市上的小商贩与顾客比作跳蚤,十分形象生动,突出了集市中人们的形象;“跳蚤”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这些人的投机取巧。“粪坑”和“蛆虫”又说明了这些人的无耻以及在反动势力的统治下的城市治安的混乱。
    摘记A:
          章鱼的一只眼睛,鼓鼓的,有猫头大小,周围是暗红色,中间发绿,这只眼睛在闪闪发亮。章鱼的几十条长长的腕足,像一团小蛇似的,蜿蜒地蠕动着,上面的鳞发出讨厌的沙沙声。章鱼在游动。他看见章鱼差不多就贴着自己的眼睛。那些腕足在他身上爬着,它们是冰凉的,像荨麻一样刺人。章鱼伸出的刺针如同水蛭,死叮在他的头上,一下一下地收缩,吮吸着他的血液。他感到他的血液正从自己身上流到已经膨胀起来的章鱼体内去。刺针就这样吸个不停。他头上被叮的地方,疼得难以忍受。
    我批注的是
     
    。(填字母)
    批注如下:
     
    摘记B:
          在黎明前的薄雾里,第聂伯河隐隐约约的闪着光,河水冲击着岸边的鹅卵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靠近两岸的河水,仿佛凝滞不动似的泛出一片银白色的微光,河中央,黑沉沉的水流波浪起伏,凭肉眼就可以看见。
    摘记C:
          暴风雪突然袭来。灰色的阴云低低地压在地面上,移动着,布满了天空。雪纷纷飘落下来。晚上,刮起了大风,烟筒发出了呜呜的怒吼。风追逐着在树林中飞速盘旋、左躲右闪的雪花,凄厉地呼啸着,搅得整个森林惊惶不安。暴风雪咆哮不止,猖狂了一夜。车站上那间破房子根本存不住热气,虽然通宵生着火,大家还是从里到外都冻透了。第二天清晨上工,雪深得使人迈不开步,而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4)谈感悟,补对联。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抒写读书感悟。请你根据保尔的故事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
     
    (保尔)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6.请以“就这样,我长大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