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7 -
2.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3.如图为坐骨神经—肺肠肌实验,其中传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接头”,图中电流计两端电极均置于传出神经纤维的外表面,cd=de。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髓,如图为中枢神经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5.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动物激素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神经递质所特有的(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6.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重要的调节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能促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排尿量增加
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也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④饭后3h,下丘脑能通过有关神经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下丘脑上分布着渗透压感受器及温度感受器组卷:24引用:1难度:0.7 -
7.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7 -
8.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管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最终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
-
23.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所示。
级别 实验处理 血糖浓度 处理前 处理后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 甲 胰高血糖素 1.00 1.28 1.20 1.10 1.10 乙 激素X 1.00 1.01 1.00 0.99 1.01 丙 胰高血糖素+激素X 1.00 1.50 1.60 1.56 1.50
(2)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初步推断出激素X的作用是
(3)若药物M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治疗作用。现要研究药物M的作用,请根据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
材料与用具:正常成年鼠60只、STZ(链脲佐菌素)、药物M、普通饲料、注射器、血糖测定仪等。(要求与说明:成年鼠禁食12小时,连续两天注射STZ能获得糖尿病鼠模型;药物有效作用的时间为4周左右:实验结果每4周检测一次)
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60只正常成年鼠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丁、戊、己。
②戊、已都注射STZ将成年鼠诱发为糖尿病鼠模型。
③各组处理如下:
④
⑤分析实验后2次的检测结果。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4.用微电极(M、N)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原理的常用方法,如图1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结构为
(2)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已知K+和Cl-通道都参与了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该电位产生的原理是
(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①若电刺激B点时,电流计指针偏转
②若电刺激B点时,电流计指针偏转
③若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则电刺激C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组卷:33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