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 1.根据课文默写。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诸葛亮《出师表》中说理与陈情得以完美地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⑥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写出了秋天明净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初秋的天,薄凉。雨飘得细细密密。砖缝里的小黄花,在雨里sè____缩着。童梦弟却穿着一条超短裙,luǒ ____露着修长的双腿。她跟着房主,一路走,一路笑,浑身洋溢着欢喜。那份欢喜,如同云罅中的光亮,晶莹透。让人的心,忍不住 ____。
    (选自《微笑着的仙人球》(丁立梅)有删改)
    ①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è缩
     

    luǒ
     

    晶莹
     

    ②下列词语填入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亮堂
    B.高兴
    C.雀跃
    D.感动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组卷:79引用:17难度:0.9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9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理解。(63分)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蒯金匠
    杨海林
          ①清康熙年间,县令董其在关帝庙内建演戏楼,特书“摹古绘今”四字,命砖雕艺人季洪阴刻入砖,填以花青。
          ②为表对关帝虔诚,董其有将此四字贴金的想法。能做成事儿,但费用不从财政上支出,这才是做官儿的能耐。董其脑筋一转,主意就来了:他腾出戏楼临街的一间作为门面,想租的人,不但要付租金,还得先把那四个字贴上金。
          ③安东城不乏殷实的生意人,要贴金,肯定是有人花得起的。主要是大家把董其的意图想复杂了:堂堂一个大老爷,恐怕不是让你多花几两银子吧?
          ④蒯金匠本来是个在街头支摊的主儿,现在听人这么一说,他的心痒痒了。他来找董其。“老蒯,本来我想把这个事弄得好玩一点儿,你来了,那就不好玩了。那么大的几个字,要全贴上金。至少得一二两金子吧?你砸锅卖铁,能凑得齐?”蒯金匠就自我解嘲地笑:“我就一个混日月的手艺人,身上有个一两钱金,足够用了。”“那你怎么贴?”“贴字的金不都是箔吗?箔不都是金碾的吗?”县太爷的一口热茶差点喷出来:好好好,老蒯有本事,一两钱金子,你能碾多大?耳屎大的一点全,老蒯拿个锤子不紧不慢地碾了一上午,呀,竞成了大匾大的三片。手艺了得!
          ⑤在关帝庙前讨得一个门面。生意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⑥虽然打箔的手艺好。但老蒯几乎不给人打箔。一般他只接化金的生意:客人拿来一副耳环,嫌不好看,要化了,重新打一枚戒指——这个活,老蒯接。接到这种活。老蒯会把客人的耳环放到一块操作板上,躬身先到关帝庙烧一炷香。操作板是硬木的,可能是为了好玩。老蒯在中间嵌了耳屎大的一坨金。黄亮亮的。晃眼。客人就在心里“嘁”一声,这个老蒯,攒了一辈子就攒这么一点家当。但这个念头客人仅仅是一闪。他就看到老蒯拿出一支喷枪。喷枪里喷出一根火线,瞬间就能将操作板上的金熔化掉。操作板是木头的,不会被烧煳?往往客人这样想的时候,他要的戒指已经出现在老蒯的手上了。老蒯称了重,客人伸过头一瞧,跟在家里秤的一模一样。客人竖起大拇指:老蒯这人,做生意地道。
          ⑦实际上呢。老蒯的手法快得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在化金的过程中(当然是在客人的眼皮下,他先是熔了客人的真金。再熔了自己嵌在操作板上的假金,又让金汁局部冷却。留下耳屎大的一坨重新凝固到案板上。不知不觉,便偷梁换柱了。
          ⑧安东府衙离关帝庙不远,所以县太爷的生意老蒯也做得到:县太爷喜欢金。巴结他的人自然会以金相送。县太爷一面和送礼的人攀谈,一面命娘子匆匆忙忙地跑了来,请老蒯化金。化掉以后做什么呢?还是做原来的东西。还做原来的东西?逗我呢吧?有时候老蒯会自己将重做成的金子送到县衙。“好东西呀!”县太爷把热乎乎的金器拿在手里抚摸“我的喜欢和你们不一样。我就喜欢金器刚从操作台上拿下来时的那股热乎劲。”一会儿,金器冷了。县太爷刚才的热乎劲也没了——他退还了金器。咋还有这样的怪癖?送礼的客人大惑不解。这样的怪癖,有意思。老蒯笑了笑。
          ⑨董其做了三年安东知县。老蒯靠金匠的手艺攒了不少钱,买了房,娶了妻,算上是小康之家了。即将离任的时候。董其来到了老蒯的作坊:“这几年你没少赚吧——我的东西呢?”老蒯弯腰先啐了一口痰,这才朝董其拱拱手:“您的东西一点不少,都攒着呢。”看到那一枚枚耳屎大的碎金。董其眯起眼睛拿在手里抚摸:“好东西呀,只可惜还是太少。再做几年知县就好了。”“大人您想要多少?”“至少三十两吧。安东地势低洼。而老城墙多处倾颓,春夏屡遭古淮河水患——三十两。该能修好了吧。”
          ⑩想起水漫安东时董其带人戽水的好笑场面。总是咳嗽的老蒯忍住了快到嘴边的一口痰:“放心吧,不够的部分我来出。”“你?”董其睁大了眼睛,“那么大的事,你老蒯掺和就不好玩了——三十两黄金,把你老蒯当个猪卖了也远远不够呀。”“嘁——”老蒯晃了晃手中的锤,“我会碾金。一碾,金就多了——不仅仅是面积变多,重量也会变多。”
    (选自《小说月刊》)(1)概括小说中跟“蒯金匠”“县令”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跟“蒯金匠”有关的故事情节,请这样概括:
    ①蒯金匠
     
    ——②蒯金匠开店常常偷梁换柱——③蒯金匠 
     

    ②如果是跟“县令”相关的故事情节,那就这样概括:
    ①县令招租戏楼门面——②县令
     
    ——③县令向金匠索要黄金——④县令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画线句子详细介绍了蒯金匠熔金过程,体现了蒯金匠技法之娴熟、手段之老道,充分说明了蒯金匠竟然在客人的眼皮底下以假乱真行为的贪婪和卑劣。
    B.小说淡化了矛盾冲突。以散文特写式的笔触描绘了县令与蒯金匠、蒯金匠与客户交谈的一些场景。表面上看起来很随意,实际上以小见大展示了主人公的形象。
    C.小说中县令说,“你来了,那就不好玩了”及“那么大的事。你老蒯掺和就不好玩了”。语言诙谐。强调了县令想通过巧妙手法获得金子,不想让老蒯掺和其中。
    D.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匠心独运,先抑后扬。先叙述了县令索金和蒯金匠熔金过程中偷梁换柱等不良行为。结尾情节出人意料,赞美了二人美好形象。
    (3)小说的细节描写很耐人寻味,其中关于“吐痰”就写了两回:第⑨节写“老蒯弯腰先啐了一口痰”,第⑩节又写“总是咳嗽的老蒯忍住了快到嘴边的一口痰”,你能读到作者写“吐痰”的意图吗?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蒯金匠,还是董县令?请说说你的理由。

    组卷:37引用:1难度:0.3

三、表达与交流。(共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莎莉文老师的教导,海伦•凯勒走出了黑暗;因为有紫藤萝的重新盛开,宗璞对生命中的不幸终于释怀,感悟到人生的美好与生命的永恒;因为有对国家民族的热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事、物、景激荡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安慰、启发、信心、勇气、力量……
          请以“都是因为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17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