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积累运用(30分)

  • 1.默写古诗文。
    (1)
     
    ,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微君之故,
     
    ?(《诗经•式微》)
    (5)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一切景语皆情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送友人》中“
     
     
    ”以浮云孤飞和落日将下的景色分别表达游子离乡之心和依依不舍之情。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在qiǎng bǎo
     
    中的婴儿,就已经开始担惊受怕。
    (2)因为60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zǔ ài
     
    作用,而且我们有很多例子说明,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
    (3)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4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暖的“括号”
    张金刚
          ①穿过客厅,推开卧室门,见年迈留守老家的父母正在午睡。两人和衣面对面并排躺着,父亲左侧卧,母亲右侧卧,弓背屈膝,略呈弧形,一左一右,好似一个“括号”。这是我站在门口远观二老,恍惚间的一个闪念。
          ②我又端详了一会儿——父亲在左,母亲在右,越看越像“括号”。一时,我心生悲戚。印象中,父亲没这么小,母亲也没这么弯。从哪天起他们成了现在的模样,我已记不起。可面对这个已然不太圆润的“括号”,我又满心幸福。人过中年,仍有二老守着老家,守着儿时的村庄;我用略显沧桑的嗓音喊一声“爹娘”,还可得到真切的回应,便感觉我依然能在“括号”中间幸福地生活着。
          ③母亲说,小时候的我只要一上炕,就爱躺在他俩中间。小脑袋瓜儿一扭看见爹,再一扭看见娘;脸对脸的一瞬,彼此吹口气,我说“臭”,他俩说“香”,相视一笑,笑得那么开心、畅快。平躺着,父亲会把房顶糊的报纸上的图片,一张一张描述给我听;母亲不识字,趁我们爷儿俩兴致正浓,悄悄下地,给我蒸俩鸡蛋。
          ④香油味儿惹得我听不进去了,便翻身趴下,端过炕沿上的小碗,扛一勺儿黄澄澄、颤悠悠、香喷喷的鸡蛋羹,送到父亲嘴边,父亲说“不吃”;送到已躺好的母亲嘴边,母亲说“不爱吃”。他俩一左一右围着我,看我将小碗刮得干干净净。
          ⑤慢慢地,我的眼皮开始打架,兴致渐无。在父母一左一右的轻抚轻拍中,我一点点安静下来,朦朦胧胧中只听见父亲轻轻说:“孩子跑一天,累了!”母亲说:“别说话,让他睡吧!”然后,就啥也听不见了。
          ⑥我在家是老小,想必俩哥哥也是在这“括号”里长大的。每当过年,俩哥哥从城里打工回来,全家终于聚齐。我们仨钻进被筒,并排躺在炕中间,炕头是母亲,炕尾是父亲。父母问过几番话后,就不再问了,任由我们兄弟谈天说地。
          ⑦从回忆中醒来,我揉揉眼,再望一望躺在床上的苍老的父母。顿时,我多想躺回“括号”里,让自己回到童年,让父母回到壮年。可我知道,“括号”已围不住我,也难以再围住一家人;但我也知道,我、我们兄弟、我们的小家,其实一直都“装”在“括号”里,填得满满的。
          ⑧似有心灵感应,我安静地站在门边想着心事,母亲忽然睁开眼问道:“怎么大中午回来了?”继而撑着右臂,缓慢坐起,挪到床边,用手拢了一下蓬乱的白发,踢拉着鞋,拄着棍子,笑意盈盈地向我走来。我忙上前搀扶,她冲我一笑,露出一颗牙也没有的牙床。我心头一酸,忙望向父亲,他也醒了,问了同样的问题,随后跟了出来。
          ⑨我们仨坐在台阶上,父亲在左,母亲在右,我在中间。阳光笼罩,暖意与被“括号”围住般相同。我说:“中午没睡着,就想回家。”父亲似是看出我有心事,说:“想回就回来。记住,不可能事事都顺心,挺挺就过去了。”他不问,我也不说,只是左一眼、右一眼看看二老,再看向远山,心便踏实、明朗了几分。母亲耳背,话也少,只笑着看我们爷儿俩说话。
          ⑩我凑到母亲耳边,说了两边:“我想吃鸡蛋羹!”母亲又笑:“想吃自己蒸。走的时候,攒的鸡蛋都带上。”
          ⑪我吃完鸡蛋羹,准备回城,刚走出院子,一回头,看到父母早站起身,弯腰驼背,在檐下组成一个“括号”,默默望着我。我挥一下手,他俩也挥一下手,父亲挥左臂,母亲挥右臂,又默契地组成一个“括号”。我猛地一阵心痛,生怕哪天这“括号”少了左边或右边,直至在老家消失。
          ⑫我不敢想,也不敢再看,径直出了村子……
    (选自《中国城市报》2022年10月17日)(1)阅读文章内容,概括补充故事情节。
    到家看到父母的睡姿像个“括号”→①
     
    →在“括号”里吃鸡蛋羹、睡觉→②
     
    →“我”多想躺回“括号”里→③
     
    →“我”坐在台阶上的“括号”里和父母聊天→④
     

    (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香油味儿惹得我听不进去了,便翻身趴下,端过炕沿上的小碗,扛一勺儿黄澄澄颤悠悠香喷喷的鸡蛋羹,送到父亲嘴边,父亲说“不吃”。(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母亲忽然睁开眼问道:“怎么大中午回来了?”继而撑着右臂,缓慢坐起,挪到床边,用手拢了一下蓬乱的白发,蹑拉着鞋,拄着棍子,笑意盈盈地向我走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文章第②段中先说“我心生悲戚”,又说“我又满心幸福”,前后是否矛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谈谈文章以“温暖的‘括号’”为标题的作用。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总有一些经历让我们渐渐懂得,从而得到成长。从燕子筑巢,懂得了春天降临;从化石上的印记,懂得了时间不可追……
          请以“从             中懂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