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分校联考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月份)
发布:2024/7/31 8:0: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鱼的国家,一般认为池塘养鱼始于商代末年。《诗经•大雅•灵台》记载“王在灵沼,於物鱼跃”,这是关于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下列有关池塘渔业养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2.亲核蛋白如核糖体蛋白、染色体蛋白等需要核定位信号(NLS)的引导才能进入细胞核,核定位信号(NLS)是一小段氨基酸序列且不会被切除。个别没有NLS的亲核蛋白也能进入细胞核,但是这些蛋白质必须和具有NLS的蛋白质结合才能进入。在细胞分裂形成新细胞后,原有的核内蛋白质会重新定位到新细胞核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4难度:0.7 -
3.DNP是一种细胞呼吸抑制剂,能抑制线粒体内ATP的合成,黑藻细胞内的Cl-浓度远大于细胞外的,若用DNP处理黑藻细胞,结果将导致黑藻细胞膜内外的Cl-浓度趋于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4.研究者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中地雀在2003年大旱后平均喙长从11.2毫米降低到10.6毫米,推测这与干旱环境中食物的变化有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5.某二倍体(2n=14)自花传粉植物的雄蕊小,导致人工育种时去雄困难,培育获得的6号染色体三体品系及其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种子椭圆粒(R)对种子长粒(r)为显性。该三体植株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染色体Ⅰ和Ⅱ分离,染色体Ⅲ随机移向一极,含染色体Ⅲ的花粉无受粉能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6.肌酸激酶会催化磷酸肌酸形成ATP。研究发现,人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后,肌酸激酶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数据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最大摄氧
量/(L•min-1)运动后血液中乳酸
含量/(mmol•L-1)血清肌酸激
酶/(U•L-1)高原生活前 2.16 10.3 137.4 高原生活后 2.65 8.4 289.3 组卷:3引用:3难度:0.5 -
7.真核细胞中的WDR26蛋白与调控细胞增殖的某信号途径密切相关。为探究 WDR26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以肝癌细胞为材料进行研究,对照组肝癌细胞 WDR26蛋白基因正常表达,实验组肝癌细胞WDR26蛋白基因过量表达,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0.果蝇棒眼和正常眼的眼型受到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卷翅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同学选择不同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研究眼型和翅型的遗传机制,得到下表所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P) F1表型及比例 甲组 正常翅♂×卷翅♀ 正常翅♂:正常翅♀:卷翅♂:卷翅♀=1:1:1:1 乙组 卷翅♀×卷翅♂ 正常翅♂:正常翅♀:卷翅♂:卷翅♀=1:1:2:2 丙组 棒眼正常翅♀×正常眼卷翅♂ 棒眼正常翅♂:棒眼正常翅♀:棒眼卷翅♂:棒眼卷翅♀=1:1:1:1
(2)若控制眼型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
(3)已知果蝇的横脉正常翅和横脉缺失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果蝇均为横脉正常翅,控制翅横脉的基因和眼型基因A/a均位于X染色体上。某果蝇品系的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可以抑制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利用这些品系的性状作为标记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可用于检测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类型。研究人员利用横脉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经诱变处理后与纯合横脉正常翅棒眼雌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若F2的雌雄果蝇的表型和比例为组卷:5引用:3难度:0.5 -
21.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感染,检测原理如图所示。操作时,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滴加在样品垫上,病毒抗原与胶体金——病毒抗体复合物结合,扩散到检测线处与抗体1结合形成沉淀出现红色检测线。同时,胶体金——抗体2作为参照,扩散到质控线处与抗体3形成沉淀出现红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所依据的原理是
(2)检测试纸上的病毒抗体是利用新冠病毒的S蛋白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该抗体的过程中,先将
(3)核酸检测是将病毒核酸进行扩增的检测过程,是筛查新冠病毒的主要方法。相比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较差,原因是组卷:10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