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2/28 9: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夏季,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的蓝藻会大量繁殖,常在水面形成“水华”。下列各项所描述的生物与蓝藻在细胞结构上最相近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7 -
2.下列关于化合物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9引用:5难度:0.7 -
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6难度:0.7 -
4.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4难度:0.8 -
5.表格表示某人体内的基因1~8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表示基因在该细胞内表达,“-”表示基因在该细胞内未表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细胞类型 基因种类 1 2 3 4 5 6 7 8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组卷:29引用:5难度:0.7 -
6.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R、r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让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所得F1全表现为灰身,再让F1随机交配获得F2,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雌果蝇: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黑身雄果蝇:深黑身雄果蝇=6:2:6:1:1。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5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0.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病毒感染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很大。如图为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培育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加热到90~95℃与DNA复制时
(2)在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所含的需的
(3)重组细胞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发育成抗病毒植株,说明重组细胞具有
中的X表示
(4)马铃薯脱毒苗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有利于增产。借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时,常切取马铃薯茎尖等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原因是组卷:197引用:2难度:0.7 -
21.某生物小组将生长旺盛且生理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分成甲~戊五组,为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1:为验证光照不足、二氧化碳不足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2。
实验1:在不同温度下,对甲~丁四组植株均进行暗处理1h,测量相同部位叶片质量的平均变化;再用同等适宜强度的光照射1h,测量实验叶片质量的平均变化,得到下表所示数据。假设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组别 甲 乙 丙 丁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②取烧杯A,加入一定量的凉开水和一定量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用纱布包裹烧杯后,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经步骤①处理的叶圆片10片,待叶圆片下沉于水底,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射;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
(说明:加入凉开水是为了排除溶液中其他来源的CO2,用纱布包裹烧杯是创造光照不足这一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结果显示,
(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进行实验2的最适温度为
(3)实验2应至少设置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参照步骤②按要求写出完整实验步骤:对照组应变化的条件为组卷:43引用: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