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9 8:0:10
版块一:推敲字音字形
-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ㅤㅤ这片辽阔的湿地上,微风chuī fú组卷:1引用:2难度:0.5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chéng B.shèng C.chèn 一乘轿子
②A.jìng B.jìn 劲风组卷:1引用:1难度:0.7
版块二:品析词句精妙
-
3.鲁班______小草的叶子上有许多小齿,后来就______了锯子。(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4.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11.神奇的大熊猫ㅤㅤ大熊猫是“猫”还是“熊”?这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大熊猫属于“熊科”,可不是猫,有趣的是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生活在四川的大熊猫更像熊,生活在陕西秦岭一带的大熊猫更像猫。
ㅤㅤ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它们不是吃竹子的吗?人们却发现它们爱捡骨头啃,都惊奇不已,饲养人员打趣地说这是大熊猫在打“牙祭”,原来,在远古时代,大熊猫的祖先就是食肉动物,属于名副其实的猛兽类。后来它们为了生存,才逐渐演变成以吃竹子为主。大熊猫现在能吃看起来很硬、不好消化的竹子,就是因为它们的牙齿和肠道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点,大熊猫的的确确是食肉动物。
ㅤㅤ大熊猫还有令人惊奇的本领。大熊猫是爬树能手,它能轻松自如地爬上又高又细的树干啃树皮,在十几米高的树上躺着休息。大熊猫还是游泳健将。有人发现,大熊猫能一口气游过二十几米的河面。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大熊猫也被发现在河里“冬泳”,在水中独自嬉戏,玩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据说大熊猫还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听得懂人说话,太逗了。
ㅤㅤ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与它同时期的许多物种因为不能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相继灭绝,而大熊猫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保持了古老的原有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ㅤㅤ大熊猫有两双“眼睛”,大熊猫是天生的高度近视眼——它们只能看清楚几米以内的东西,稍远一点就很模糊。所以这个世界在它们的眼中,永远是朦胧而神秘的,它们只能发现比较显眼的食物,比如面前的一片竹林,不过大熊猫不会因视力问题影响生活。因为它们有更适合自己的第二双“眼睛”——相当灵敏的嗅觉。大熊猫靠嗅觉可以发现更多体积小但美味的食物,比如竹枝叶覆盖下的竹笋和雪下的野果等,它们对发现的食物,还要再次通过嗅觉来分析是否可食,新鲜。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会通过嗅觉来优先选择最新鲜的食用。它们还能通过嗅觉发现危险,躲开危险……
ㅤㅤ大熊猫还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吧。
(短文素材来自《学习强国》)(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打“√”,错打“×”。
①生活在陕西秦岭一带的大熊猫属于“猫科”。
②大熊猫的祖先具有猛兽的特点。
③大熊猫的嗅觉是它的第二双“眼睛”。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填序号。
1)第2自然段中的“打趣”的意思是
①兴趣 ②开玩笑 ③批评
2)和3第自然段中的“津津有味”意思相近的是
①口干舌燥 ②美味无穷 ③兴致勃勃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2自然段的大意:
(4)课文从
(5)用“____”画出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从
①会挖洞 ②会爬树 ③会游泳 ④能听得懂人说话 ⑤会笑
(6)在短文中用“——”划出一个你认为有意思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12.【表达•展现自我风果】
ㅤㅤ在想象的世界里,身边的一切都可能变得奇妙无比。将题目“不听话的____”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任何事物,比如“书包”“小狗”“小弟弟”……),想象他(她/它)会有怎样神奇的经历,请你写一个故事,可以用上你平时积累的语言,让故事更有意思!
ㅤㅤ要求:1.大胆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2.注意书写规范,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组卷:1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