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中学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
          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
          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在未来的演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面对 AI 深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作出富有哲理的思考。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而是凸显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共享。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是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2018 年 12 月 18 日《人民政协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幻立足作家生活的时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借鉴。
    B.中国科幻不是以人类和 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而是着力表现中国社会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C.中国文化不乏生命意识、求新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
    D.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回溯远古文明,刘慈欣和王晋康等人创作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变化为背景,指出科幻勃兴的必然性。
    B.文章从现实性和思维更新两个方面介绍科幻文学,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C.文章第二段以凡尔纳的创作为例,旨在凸显无论哪种科幻小说都是立足于现实的。
    D.文章介绍中国科幻的发展,通过与世界科幻文学对比来论述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意味着如今纯文学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
    B.科幻作家的神思能飞向遥远的未来,但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的科学背景,具有现实性。
    C.科幻文学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的演化趋向,具有宏大深远的主题。
    D.科幻文学融合了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形式,是前卫的文学。

    组卷:7引用:2难度:0.6

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答题。
    材料一:
          自 5G 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 3G、4G 技术有 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 3G、4G 技术主 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 5G 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 信息化水平,“5G 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 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 年将是 5G 元年,也将是 5G 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 一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 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 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 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材料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3月 6 日)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2 月 28 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 5G 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 4G 向 5G 过渡的关键时刻。5G 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 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 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 来重大变革。目前,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 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 5G 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 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 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 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 1G 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 短信。
    B.从 1G 时代到 3G 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 来越丰富。
    C.由于 4G 技术可以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 3G 时代 的两倍还多。
    D.5G 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 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5G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 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 5G 商用的国家。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 份额,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 年是 5G 元年,拉开了 5G 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
    D.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 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 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 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 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3引用:2难度:0.7

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成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作者通过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方歌在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时内心的悲痛,写得极富感染力。
    D.文章结尾为闲笔,虽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但对主旨帮助不大,可删除。
    (2)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3引用:5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组卷:13引用:7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在一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位网络“大咖”坐到一起,回答网民的提问。其中问题之一是:请问在你们眼中,“00后”群体最需要的是什么?
          网络“大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说“00后”群体最需要的是掌握在网络上学习的技能;有的说最需要的是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满足;有人说“00后”群体最应该学会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也有人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个人的独立与自律。
          你认为“ 00 后” 群体最需要的是什么?请从上面回答中选择一个观点,联系访谈背景和对象,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20引用:1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