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我们从“富贵不能淫,①
     
    ,②
     
    ”中感受到大丈夫的实际含义,从“黄发垂髫,③
     
    ”中感受到桃花源小孩老人的开心;从“安得广厦千万间,④
     
    ”中领悟到古人的忧天下之心;从“⑤
     
    ?归雁洛阳边”“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我们要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⑦
     
    ,⑧
     
    ”,有报国之志;如《<论语>十二章》所言“⑨
     
    ,⑩
     
    ”,博览群书,勤奋好学。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困难一定能被克服,对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所谓“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中国人向来是知  ①而进的。正是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遇强更强、愈挫愈勇,锻造出强大的心理  甲  力,hán  ②养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具备了“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与定力。我们能取得在较短时间内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的也是面对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乙,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曾经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正在经历多种多样的困难。未来也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  丙,始终保持向困难进发的勇气和毅力,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 A.nán  B.nàn )
     
    ( A.函  B.涵 )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处。(只填序号)
     
    (A.承受B承担)
     
    ( A.人多势众  B.万众一心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精神
    ②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
    ③就可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④就可以激发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力量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组卷:37引用:4难度:0.9

二、阅读(70分)

  •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绕”一“满”,生动地写出村庄绿树环绕、春水充盈的特点。
    B.上片二三句写数量不多的小园,在来自东边的风吹拂下也能收尽春光。
    C.下片“偶然乘兴”照应“豪兴徜徉”,表现作者意犹未尽的美好感受。
    D.这首词语言浅近,描绘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图,抒发作者的喜悦之情。
    (2)上片的“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与下片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在写景方法上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组卷:45引用:5难度:0.3

二、阅读(7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吴承恩《西游记》)行者所说的“将计就计”中两个“计”分别指什么?

    组卷:115引用:6难度:0.8

三、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齐心协力,把准航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必将行稳致远;努力进取,把准航向,我们个人成长的小船也能乘风破浪。
    “把准”,是求索中的不断调整,是奋进中的持续坚守……把准航向,驶过人生每一个成长的港口,目标直指星辰大海。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把准航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组卷:8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