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6 11:36:51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此诗堪称唐诗极品,其颈联尤为脍炙人口。原因安在?奥秘之一,是这首诗的颈联隐含着两幅高度抽象又极为形象的几何图形,极巧地动用了几何美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分别绘成如图几何图形:
平行四边形表示无限平面(大漠),一根直线(孤烟)从这个无限平面上沿垂直方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由二维平面和一维直线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又与时间组成四维宇宙。
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上,一条长河滚滚奔流。一轮落日与长河从相离到相切到相交到相融;如果把镜头推远,长河成了一线,落日与之相离相切,最终成为落在线上的一点。
初唐王湾,到跨越盛唐、中唐的王维、杜甫,到中唐刘禹锡,晚唐雍陶等人的不少佳作,均隐含着几何图形,并可据以绘成几何图形,这就是唐诗的“几何现象”。
唐诗的美是千姿万态的,其“几何现象”便是其中特异的一态。
它赋予读者简约美。据“大漠孤烟直”所绘之几何图形线条和结构都很简单,但它的内涵却无比丰富恢宏。“大漠”因有“孤烟”与其垂直而显得更广阔更空旷,仿佛真正达到了数学意义的无穷“大”;而“孤烟”则因有这无穷“大”与它垂直而显得更“直”,更显其上升是无限的,更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升腾力,也更切合那个“大漠”的“漠情”。这无比壮观的强劲升腾是只有那个“大漠”才有的景象,同时也是只有这个诗人才有的为国建功立业激情的真切写照。在这里已不纯是“大漠”与“孤烟”的垂直,更是诗人爱国思想和急剧升腾的奔赴边塞慰问将士的激情“垂直”而成的广阔胸怀。
它赋予读者图画美。古人论诗历来推崇“诗中有画”。唐诗的“几何现象”已不仅是诗评家和读者一般认同的中国山水画之类,而更是具简约之美的几何图形,这就使这些诗中的“画”更富底蕴,更富气韵。唐诗“几何现象”赋予读者的图画美与一般“诗中有画”的“画”的美在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它赋予读者时空美。唐诗隐含的几何图形都是或极其壮阔、或玲珑剔透的三维空间,然后与其所发生的时间复合成含宏万汇的时空连续区,把有限的诗歌语言嵌镶于无穷的时空,给诗人一个写意的巨大“坐标系”,给骚人一个抒情的强大依托,使读者有了一个“沉思”的巨大空间。当诗人用简明的几何图形将自己的诗情驰骋在永远美丽的时空连续区之时,其诗歌对读者的心灵就有了极强的穿透力和张力。
唐诗“几何现象”为何如是之美呢?几何图形尤其是立体几何图形是用具体的点线面来表示抽象的概念。一个有限的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无限的平面,这个平面是抽象的,无厚度无边际。当几何图形渗入唐诗领域就充分发挥其高度具体与高度抽象、高度统一的特异功能,使唐诗显现出高度具体与高度抽象、高度统一的美质,使诗歌创作必不可少的一翼形象思维与它不可或缺的另一翼抽象思维高度地统一,显现出美的辩证法的光芒。
(摘编自彭晖《唐诗几何美浅谈》) 材料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文化中,有不少使用几何意象的佳作。
在古代诗词中“点”常常是孤人独物如孤帆、片花、泪滴、行客等远观似点的物象。线往往是似线的一些东西如行程、河流、远路、雁阵等等,面则是平的东西如荒原、水面、沙漠、长天等等,而无形的风、雾、云、光影、声音等则是介于面与体之间,似面非面,似体非体的用来连接以上固态几何体的气态几何体。
唐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由两个意象孤帆和长江组合起来,孤帆是点,长江是线,点已是渐行渐远的远点,线已由李白身前的纵线转成天际的横线,点不断慢慢的在向横线移动,不见了,人心中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图形的解析中一目了然。李白口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浓。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却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该诗隽永的意境而成千古绝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是“线线点,线线点”的构图,更为复杂但由于有相同的节奏使得意境更加动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明月为圆,汉关成线,征人作点。圆下引线,线外设点,点于线尽之处消亡悲凉不胜。
在几何意象中云、风、雾、影就像一无形的无处不在的“面”轻拂人心,它使意境更加朦胧。如“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风是朦胧的面,月是思念的圆,叶、寒鸦是衰老的点,进而时空轮回转换,产生的美感不言而喻。
(摘编自马晓华周乃军《例析诗词中的几何构图之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的颈联隐含着诸多富有意蕴的几何意象,前一句的几何意象是平面和直线,后一句的几何意象是点、线、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几何意象蕴含着强劲的升腾之力,既展现了“大漠”独有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激情。
C.唐诗的“几何现象”不是人们所推崇的“诗中有画”,而是更具简约之美的几何图形,它赋予读者更富底蕴、气韵的图画美。
D.孤帆、泪滴、河流、雁阵,荒原、长天这些看去似点、似线、似面的物象常常被古代诗人运用创造出隐含几何意象的佳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诗人能把有限的诗歌语言融入到无穷的时空里,让自己的诗情纵横驰骋,诗歌就能产生极强的情感张力。
B.如果想达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高度统一,显出美的辩证法的光芒,就一定要把几何图形渗入到诗歌创作中。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景交融、意境隽永,根本原因就在于诗句中隐含着巧妙的几何意象。
D.使用几何意象的诗词佳作屡见不鲜,可见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有众多的相通之处。
(3)材料一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要概括。组卷:0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雨(节选)
曹禺 开幕时,四凤在靠中墙的长方桌旁,背着观众滤药,她不时地摇着一把蒲扇,一面在揩汗;鲁贵(她的父亲)在沙发旁边擦着矮几上零碎的银家具,很吃力地,额上冒着汗珠。
鲁贵(喘着气)四凤!
四凤(厌烦地,冷冷地看着她的父亲)是!爸!干什么?
鲁贵 我问你听见我刚才说的话了么?
四凤 都知道了。您少说闲话吧!(嘘出一口气)呀!天气这样闷热,回头多半下雨。
鲁贵 四凤,你听着,我再跟你说一遍,回头见着你妈,别忘了把新衣服都拿出来给她瞧瞧。
四凤(不耐烦地)听见了。
鲁贵(自傲地)是你爸爸混事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
四凤(轻蔑地笑)自然您有眼力啊!
鲁贵 你还别忘了告诉你妈,你在这周公馆吃得好,喝得好,白天侍候太太少爷,晚上还是听她的话,回家睡觉。
四凤 那倒不用告诉,妈自然会问你。
鲁贵(得意)还有啦,钱,(贪婪地笑着)你手里也有许多钱啦!
四凤 钱!?
鲁贵 这两年的工钱,赏钱,还有(慢慢地)那零零碎碎的,他们……
四凤(赶紧接下去,不愿听他要说的话)那您不是一块两块都要走了么?喝了!赌了!
鲁贵(笑,掩饰自己)你看,你看,你又那样。急,急,急什么?我不跟你要钱。我说啊,你等你妈来,把这些钱也给她瞧瞧,叫她也开开眼。
四凤 哼,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回到中间茶桌滤药)
鲁贵(坐在长沙发上)钱不钱,你没有你爸爸成么?你要不到这周家大公馆帮主儿,这两年尽听你妈妈的话,你能每天吃着喝着,这大热天还穿得上小纺绸么?
四凤(回过头)哼,妈是个本分人,念过书的,讲脸,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叫人家使唤。
鲁贵 什么脸不脸?又是你妈的那一套!你是谁家的小姐?底下人的女儿,帮了人就失了身份啦。
四凤(气得只看父亲,忽然厌恶地)爸,您看您那一脸的油,——您把老爷的鞋再擦擦吧。
鲁贵(凶凶地)讲脸呢,又学你妈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四凤(忍气)爸爸,您留几句回家说吧,这是人家周公馆!
鲁贵 咦,周公馆挡不住我跟我女儿谈家务啊!我跟你说,你的妈……
四凤(突然)我可忍了好半天了。我跟您先说下,妈可是好不容易才回一趟家。这次,也是看哥哥跟我来的。您要是再给她一个不痛快,我就把您这两年做的事都告诉哥哥。
鲁贵 我、我,我做了什么啦?(觉得在女儿面前失了身份)喝点,赌点,玩点,这三样,我快五十的人啦,还怕他么?
四凤 他才懒得管您这些事呢!——可是他每月从矿上寄给妈用的钱,您偷偷地花了,他知道了,就不会答应您!
鲁贵 那他敢怎么样,(高声地)他妈嫁给我,我就是他爸爸。
四凤(羞愧)小声点!这没什么喊头。太太在楼上养病呢。
鲁贵 哼!(滔滔地)我跟你说,我娶你妈,我还抱老大的委屈呢。你看我这么个机灵人,这周家上上下下几十口子,哪一个不说我鲁贵呱呱叫。来这里不到两个月,我的女儿就在这公馆找上事;就说你哥哥,没有我,他能在周家的矿上当工人么?叫你妈说,她成么?这样,你哥哥同你妈还是一个劲儿地不赞成我。这次回来,你妈要还是那副寡妇脸子,我就当你哥哥的面不认她,说不定就离了她,别看她替我养女儿,外带来你这个倒霉蛋哥哥。
四凤(不愿听)爸爸。
鲁贵 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大兵,拉包月车,干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好不容易我荐他到了周家的矿上去,他又跟工头闹起来,把人家打啦。
四凤(小心地)我听说,不是我们老爷先叫矿上的警察开了枪,他才领着工人动的手么?
鲁贵 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听人家的话,好好地,要罢工,现在又得靠我这老面子跟老爷求情啦!
四凤 您听错了吧。哥哥说他今天自己要见老爷,不是找您求情来的。
鲁贵(得意)可是谁叫我是他的爸爸呢,我不能不管啦。
四凤(轻蔑地看着地的父亲,叹了一口气)好,您歇歇吧,我要上楼给太太送药去了。(端起了药碗向左边饭厅走)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贵和四凤两人边干活边谈话,既是他们普通生活的场景,又是作者的特意安排。
B.鲁贵和四凤的谈话体现了父女两人的脾性,也流露出鲁贵自私、贪婪,趋炎附势等性格特征。
C.节选部分两次写到天气热,既体现了不同人物此时的心情和性格特征,更写出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
D.节选部分一方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为全剧的发展做铺垫,有利于推动剧情发展。
(2)节选部分通过鲁贵和四凤的对话除了揭示父女间的矛盾外,还揭示了哪些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四凤母亲的性格特点。组卷:3引用:5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
-
3.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各项句中的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四大家族”是指《红楼梦》中以贾家(
金陵“四大家族”内部包括姻亲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金陵“四大家族”外部存在荣辱与共,_______的密切关系。“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使得(
(1)结合你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攫取 唇亡齿寒 盘根错节 营造 B.攫取 唇腐齿落 根结盘据 营造 C.获取 唇亡齿寒 根结盘据 建造 D.获取 唇腐齿落 盘根错节 建造
A.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以点带面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B.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点面结合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C.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点面结合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
D.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以点带面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组卷:8引用:7难度:0.6
四、写作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曾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