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丽水市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5小题,每小题4分,6~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种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假说与其证据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假说 证据
    A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自转方向与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B 化学进化假说 始祖鸟化石
    C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年龄约有137亿年
    D 生物进化论 陨石中发现氨基酸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4.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5.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5引用:1难度:0.5
  • 6.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5
  • 7.“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8.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分析: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9.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组卷:126引用:10难度:0.7
  • 10.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11.甲、乙、丙三人参加医院体检,在体检时发现:甲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是GPT(俗称转氨酶)明显增多,而乙通过验血发现血脂偏高,丙在色盲检查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分别属于哪一方面的疾病(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1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7小题,第30、33题6分,第31、32、35题各8分,第34、36题各7分,共50分)

  • 35.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平方米的红港下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红萍利用
     
    吸收CO2产生O2
    (2)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平方米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怎样设置?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平方米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
     

    (4)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
     
    循环利用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6.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甲,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和该草鱼种群同化能量的分配及流向(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T2到T5时间段内,该草鱼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为
     
    ,为实现鱼类资源能可持续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该种群增长规律,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
     
    时间所对应的数量水平上。
    (2)图乙中“?”表示未利用的能量,B+C+D可表示
     
    的能量。
    (3)一段时间后,由于人为影响导致池塘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最终鱼类主要因为缺少
     
    而大量死亡。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