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三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
发布:2025/1/7 16:0: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传统戏曲,一直无法摆脱老气甚至古板的刻板印象,而一部粤剧电影,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期待。在最多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社区哔哩哔哩(B站)上,5月初发布的《白蛇传•情》终极预告片,播放量已接近220万,并登上了B站的热门和热搜。预告片的弹幕中充斥着以特有“黑话”表达的溢美之词,评论更是大型“打脸”现场,“点进来之前以为又是蹭IP热度的炒冷饭烂片,看完鸡皮疙瘩起来了,目前正在找预售。”
这部电影是怎么打动年轻人的?和近年来备受欢迎的国产传说改编动画电影一样,主要是凭借大胆与坚持。
这里的大胆,也可以写作创新或突破。由于传说故事过于经典,最容易令人感到惊喜甚至惊艳的,往往在于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在电影中,视觉特效的表现更可能扩展想象力的边界。2015年的现象级传说改编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凭借着震撼的3D效果和细腻的动作特效,从一部无人问津的小众动画,一路逆袭成国产动画崛起的里程碑。
《白蛇传•情》的特效同样值得称道,曾经只能通过舞台道具引观众入戏的戏曲,通过特效将经典场景变成会动的水墨画,是另一种层面上戏曲表达的升级版,也是以电影语言传达东方之美。
而坚持,则是在创新的同时,不忘根本。只要是电影都要把故事说好,动画电影还要人设突出画面流畅色彩鲜明,戏曲电影则要唱腔身段不能掉。坚持对于“本行”而言都不算难,但要把故事说好却不容易,尤其是改编传说。高分国产传说改编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决绝故事中注入了现代“爱的教育”的精神内核,引人深思之余亦感人至深。
而白蛇传本身,就是一个跨越物种、追求自由与爱的现代价值观传奇故事,《白蛇传•情》的编剧,从不同角色的角度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例如,许仙不再是闻妖色变而是坚守跨越物种的真爱,法海也不再是以善恶辨事的脸谱化形象,而是代表维护法界界限之间规矩的立场。
近年来,社会中弥漫着“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潮流,与仅仅着眼于购买力的商业化考量不同,传统戏曲对吸引年轻人的渴望,多了一层文化传承的寄托。有人认为,高雅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结合大众娱乐融入主流,是一种“自降身价”的表现。实际上,文化需要传承,但高喊“文化传承”四个字实在太重,强行推广效果也未必好,首先还是要吸引人来了解。
无论是京剧老生王珮瑜通过个人魅力吸引观众推广京剧,还是《白蛇传•情》通过粤剧电影的形式打破“次元壁”,都是以轻量化的方式为年轻人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戏曲的窗户。
目前,国风已成大势,汉服与国风元素的服饰、配件、产品都在流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许只是被美丽的服饰吸引,也许只是对潮流的一时跟风,但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传统文化多一分了解,甚至其中的一些,会深入研究或踏入这个领域。
即便只是浅尝即止,即便只是附庸风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让其中一些人懂得,这就是“窗户”存在的意义。
选择5月20日作为公映日,或许是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更是粤剧文化的重要纪念日。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许如不少人担心的一样,选择这个档期,这部稍显小众的电影的排片会被压缩,但排片是会根据市场反映调整的。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也是一次勇敢的坚持,希望这一份坚持,能轻轻地打动年轻人,开启一扇了解传统戏曲的窗户,获得期待中的回响。
(摘编自《<白蛇传•情>破圈,电影为粤剧传情添韵》,《南方都市报》2021年5月20日)材料二: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接受人民网专访,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技术“加持”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是永恒的,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以及创新。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利用好新技术。我们有影像的手段、数字的手段,可以进行远距离、超时空的传播,为传承保护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文化的衍生品,做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转换。比如,过去口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不断衍生,出现了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所以,文化遗产首先是通过衍生产品才能“活”下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在传播中“出圈”。
还可以把文化遗产转化成可以看的、可以吃的、可以玩的。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城市文化生活和当今人们的审美,让古老文化在和高新科技对接中走得更远,让更多人享受其中。
阎晓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将越来越依靠包括版权在内的智力成果的使用。
文化发展基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好的作品,第二是好的作品要有好的传播能力。这里就要有激励的制度,让好作品能够受到尊重,受到保护,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使得创作者有能力再次投入创作。
如今,中国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代,中国的知识产权也进入了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并重的阶段。“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的价值更高更大。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摘编自《传统文化,“出圈”靠什么?》,“人民网”2021年3月1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传统戏曲是老气甚至古板的艺术形式,所以一般不受年轻人欢迎,但《白蛇传•情》这部粤剧电影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期待。
B.《白蛇传•情》和近年来一些根据国产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有创新突破又能做到不忘根本。
C.对动画电影和戏曲电影来说,坚持“人设突出画面流畅色彩鲜明”“唱腔身段不能掉”等“本行”特色并不算难,难的是如何把故事说好。
D.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包括版权在内的智力成果的使用,需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观众在看电影《白蛇传•情》的预告片之前,对其并无多大期待,以为这部电影无非又是蹭IP热度的毫无新意的烂片,而看完预告片后,其态度大为改观。
B.传说故事如果不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就不能令人感到惊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正是凭借出色的视觉特效成功逆袭,成为了国产动画崛起的里程碑。
C.传统戏曲渴望得到年轻人的关注,一方面是着眼于购买力的商业化考量,另一方面也寄托着“文化传承”的厚望;近年来,戏曲界已有人在做戏曲推广的相关尝试了。
D.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认为,不仅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如今信息时代的各种新技术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白蛇传•情》包含了武打、特效、舞蹈,还有粤剧、新编粤曲……它是多种艺术元素综合起来的艺术作品。
B.电影《白蛇传•情》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以“情”为主线,道出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C.电影《白蛇传•情》中的“白素贞”是时尚和完美的女性形象,电影中白素贞的扮演者曾小敏说:“她有自己的生活主张,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勇于表达。”
D.电影《白蛇传•情》中许仙扮演者文汝清认为电影表演跟在舞台上表演有很大不同,“戏曲的表演是有程式的,是夸张性的”,而在电影表演中却要收敛一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传统文化如何在传播中“出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6引用:4难度:0.1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悲惨世界(节选)①
雨果 德纳第已把这“值钱的钞票”藏进了背心的口袋里,温和到接近柔情的程度望着马吕斯。
马吕斯打破了沉默:
“德纳第,我对您说出了您的名字。现在,您想告诉我的秘密,要不要我来向您说?我也有我的情报,我,您会觉察到我知道的比您更多。冉阿让,您说他是杀人犯和盗贼。他是盗贼,因为他抢劫了一个富有的手工业厂主马德兰先生,并使他破了产。他是个杀人犯,因为他杀死了警察沙威。”
“我不懂,男爵先生。”德纳第说。
“我把话说清楚,听着,大约在一八二二年时,在加来海峡省的一个区,有一个过去和司法机关有过纠葛的人,名叫马德兰先生,他后来改过自新,恢复了名誉。这人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直的人。他创建一种行业制造黑玻璃珠子,使得全城发了财。至于他自己也发了财,那是次要的,可以说是偶然的。他是穷人的救济者,他设立医院,开办学校,探望病人,给姑娘们钱作嫁妆,援助寡妇,抚育孤儿,他好像是地方上的一个保护人。他拒绝接受勋章,他被提名为市长。
一个释放了的苦役犯知道这人过去被判过刑的隐情,揭发了这人并使他被捕,这个苦役犯又利用这人被捕来到巴黎,从拉菲特银行一我这 个情报是出纳员供给的一,用一个假签名,领走了马德兰存款上五十万以上的法郎。这个抢劫了马德兰先生的苦役犯就是冉阿让,至于另一桩事,您也没有什么可告诉我的。冉阿让杀死了沙威,他用手枪打死的,我当时正在场。”
德纳第神气地向马吕斯看了一眼,就像一个吃败仗的人又抓住了胜利,并在一分钟内收回了所有失地,但他立刻又恢复了微笑,下级在上级前的得胜应该显得温和,德纳第只向马吕斯说:
“男爵先生,我们走岔道了。”
他为了要强调这句话,故意把一串饰物抡了一转。
“怎么!”马吕斯说,“您能驳倒这些吗?这是事实。”
“这是幻想。我荣幸地得到男爵先生的信任,使我有义务向他这样说,首先要注意事实和正义。我不愿见到有人不公正地控告别人。男爵先生,冉阿让并没有抢劫马德兰,还有冉阿让也没有杀死沙威。”
“这真叫人很难相信!为什么?”
“为了两个原因。”
“哪两个?说。”
“第一,他没有抢劫马德兰先生,因为冉阿让本人就是马德兰先生。”
“您说什么?”
“而第二,他没有杀死沙威,因为杀死沙威的人,就是沙威自己。”
“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沙威是自杀的。”
“拿出证据来!拿出证明来!”马吕斯怒不可遏地叫着。
德纳第在旁边的口袋里取出一个灰色大信封,好像装有一些折成大小不等的纸。
“我有我的案卷。”他镇静地说。
他又补充道:“男爵先生,为了您的利益,我曾深入了解我的冉阿让。”
德纳第一边说,一边从信封里取出两张发黄、陈旧、有一大股烟味的报纸。其中一张,折叠的边缘部分已破碎,成块地掉下来,看来比另一张更陈旧。
“两件事情,两种证据。”德纳第说。于是他把两张打开的报纸递给马吕斯。
马吕斯读了,这是明显的事,日期确切,证据无可怀疑,这两张报纸不是为了证明德纳第的
话而故意印刷出来的,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又是警署官方提供的。马吕斯不能怀疑。那个出纳员提供的情是假的,自己也搞错了。冉阿让,忽然变伟大了,从云雾中出来,马吕斯禁不住欢快地叫道:
“那么,这不幸的人是一个可敬可佩的人!这笔财产真是他的!他就是马德兰;整整一个地区的护卫者!冉阿让是沙威的救命人!这是个英雄!一个圣人!”
“他不是一个圣人,也不是一个英雄,”德纳第说,“他是个杀人犯和盗贼。”
他加上了一句,用一种开始感到自己有了点权威的语气说话:“我们得静下心来。”
盗贼,杀人犯,马吕斯认为这些字眼已经消失了,可是它们又再次出现,他好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怎么还是这些事!”他说。
“总是这些事,”德纳第说。“冉阿让没有抢劫马德兰,但他是个盗贼。他没有杀死沙威,但他确是杀人犯。”
“我可以在这里打断您的话,”马吕斯提醒他注意,“但您还是继续说下去!”
“男爵先生,我一切都向您直说,酬劳由您慷慨赏赐好了。这个秘密真值大量黄金呢。您会问我:‘为什么我不去找冉阿让?’原因很简单,我知道他放弃了这些钱,让给了您,我觉得他谋划得很巧妙;但他现在却是一文不名了,要是去找他,他会让我看他两手空空。既然我到若耶去需要旅费,我乐意来找无所不有的您,而不愿去找一无所有的他。我感到有些疲乏了,请允许我坐下吧!”
(摘选自《悲惨世界》第九卷)
[注]①故事发生在19世纪法国巴黎。因偷取一块面包并数次企图越狱而被判处19年苦役的主人公冉阿让被释放后,受主教米利埃的感化,洗心革面。投身革命的贵族青年马吕斯爱上了冉阿让的养女珂赛特,却误会冉阿让是盗贼和杀人犯。冉阿让因救助别人暴露身份,重新遭到通缉,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德纳第找到马吕斯索要钱财,却意外地让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原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最终在冉阿让临终前解除误会……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因为他曾经触犯法律,是个苦役犯,后来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正直人,以慈善为业。
B.德纳第“故意把一串饰物抡了一转”,体现了他知道秘密真相的得意,也暗含了他握有马吕斯过失的证据。
C.文中画波浪线处马吕斯连说六句感叹句,表明他过去对冉阿让的高尚品性认知终于得到了确认。
D.德纳第不去找冉阿让的原因是他清楚地知道冉阿让已经把钱财转让给了马吕斯,没有敲诈勒索的意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中冉阿让并未正面出场,而是通过马吕斯和德纳第的对话,从侧面呈现出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复杂而立体。
B.文本以德纳第向马吕斯兜售冉阿让的秘密为主要情节发展线索,而马吕斯的反应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C.文本通过多处细微表情、肢体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进行了精准的刻画,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憎恶情感。
D.文本故事节奏紧凑,塑造出一种紧张的对话气氛,渲染出一种极强的情感张力,有效地调动了读者的情绪。
(3)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德纳第的人物形象。
(4)请简要分析作者透过冉阿让的命运所体现的情感意蕴。组卷:8引用:2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0月1日代表75个国家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作共同发言。张军表示,疫苗是抗击病毒的有力武器。人人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各方应积极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不落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早日共同战胜疫情。发展中国家是疫苗分配的优先重点。有疫苗生产熊力的国家应通过积极探索双多边渠道;及时充足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支持等行动来总现推动疫苗尽快接发展中国家实现公开分配的承诺。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要为疫苗采购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各国应加强疫苗国际合作,摒弃“疫苗民族主义”,避免囤积,取消对疫苗和相关原材料的出口限制,确保疫苗跨境流动。世界贸易组织应尽早就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做出决定。
(1)给上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
(2)文中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短的语句。可以改顺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意思。组卷:14引用:5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有一种胸襟,叫袁隆平。他用一粒种子,帮助亿万中国人远离饥饿。在中国,有一种担当,叫吴孟超。他用双手,让16000多名肝胆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他们耗尽毕生精力,只为让人民体会到“医食无忧”的感受。国士已去,风范长存。
如今,时代大潮中的年轻人在大师精神、国士风范的影响下,苦练本领、磨炼意志,努力把自己锻造成能够造福人类、改变世界的精兵强将。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