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9 9:3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典型的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在中国有,在外国没有的文化。这里说的“中国文化”,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
          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汉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这是古人通过图像,直接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另外加上一些标志意义的符号,比如说刀口上加上一点,就是“刃”;爪放在树上,就是“采”;牛被关在圈里面,就是“牢”。会意不够用,就加上声音,成为形声字,比如说江河松柏等等。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就会带来很多特征,可能会有一些重感觉重联想而轻语法的特点。
          中国人对于文字有一种自然的感受和联想。古代的“人”字,如果这个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庆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汉字的使用带来了书法的发达、诗歌声律的发展,比如对偶、平仄等,这些都是单音节的汉字才有的。
          第二个特点,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中国的家、家族、家族共同体,要想有秩序,必须把远近亲疏关系界定得非常清楚,这就涉及到中国伦理原则和等级秩序。一是“内外有别”,父母夫妻之间分内和外,比如说叔叔,伯伯,是你的父党,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党,不同姓。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爷爷奶奶是内。二是“上下有序”,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丝毫不乱。中国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体再放大,就是国家。西方不论是country、state都没有“家”的意思,中国偏偏有“国家”和“家国”,因为在中国观念世界里面,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在国家层面上也是非常严格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儒家学说。
          第三个,汉族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三教看起来十分融洽。在中国,佛教道教没有绝对性和神圣性,所以很难看到宗教之间的辩论,也不大会有宗教之间的战争。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有阴阳五行。五行有两大原则。一个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的轮转。第二个原则是,五行可以串联万事万物,比方说,五行可以配五方,东南西北中;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黄;可以配五声,宫商角徵羽;还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咸,等等。把万事万物连成一个大网络,这是我们先人对宇宙万事万物认识的知识基础,大家现在学了科学,对这个有怀疑,但是在古代,这就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关键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整套知识和技术。
          第五个,是中国天下观念,古人认为“洛者,天之中也”,洛阳是大地的中心。这是因为这套观念形成的时候,大概是东周,那时候王都在洛阳。洛阳夏至那天,“日下无影”,所以,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想象一圈圈放大,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每服五百里。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边儿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这就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华夷之辨”,从而形成了一套“天下观念”,即以我为中心想象世界。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可能会带来重感觉重联想而轻语法的特点,但也带来了中国书法的发达和诗歌声律的发展。
    B.中国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体和国家是双向关系,家放大了就是国,国缩小了就是家,儒家学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即儒家管社会治理,佛家管精神修养,道家管身体修炼,世俗化使“三教”看起来十分融洽。
    D.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家国一体、三教合一、阴阳五行以及天下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典型的中国文化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对“典型的中国文化”做了界定,即“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在中国有,在外国没有的文化。”
    B.文章分别从“汉字文化”、家国一体、三教合一、阴阳五行以及天下观念等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典型的中国文化”。
    C.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比较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手法,形象、鲜明地论证了“中国文化”的“典型”性。
    D.文章的论证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多种论证手法的运用也使论说显得生动流畅,避免了一般论说文的艰深和枯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是象形字,刃采牢等等是会意字,江河松柏兄祝咒等等是形声字。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是这三类。
    B.“内外有别”,“内”是指同姓的父党;“外”是指异姓的母党。叔叔伯伯爷爷奶奶是“内”,而舅舅阿姨外公外婆则是“外”。
    C.五行相生相克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反过来,金克土、土克火、火克木等是相克。
    D.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想象一圈圈放大,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每服五百里。圈层文化是中国的典型文化。

    组卷:6引用:4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工业整体上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高度关注。一是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根据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的高端专用芯片,7%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二是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研发投入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问题突出,偏重于短期性研发,对长期性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创新动力和能力仍然偏弱。受企业规模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准入、研发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此外,虽然我国发明专利不少,但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0月31日吕庆喆《依靠科技创新规避“卡脖子”风险》)材料二: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的需求、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发展中国工业软件,不能照搬国外工业软件发展路径,不能“刻舟求剑”。首先,互联网创造出新的供求关系,将催生巨大的增量市场。在需求端,互联网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大量中小企业对工业软件的“小、散、专”的需求汇集起来,以规模效应降低定制成本;在供给端,互联网能够同样低成本、高效率地找到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小、散、专”需求的工程师,以规模效应提高定制产出。其次,互联网提供了新的软件供给形式。与本地部署的传统大型软件相比,互联网软件的多层解耦和多层复用特性,一方面使得软件最终使用价格得以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使得软件开发能够形成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互联网技术与工业的融合,给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开辟新赛道的机会。
    (摘编自《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8月屈凯峰《以工业互联网“新基建”为契机,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
    材料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所有成就,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一切真正的原创认识,都是冲破现有思想的桎梏而提出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下,看似“异端”的思想连想都不敢想,何来创新,因此思想自由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如果把技术壁垒称为“卡脖子”问题,影响创造的思想障碍就是所谓的“卡脑子”问题。基础研究最需要的是思想自由创造新知识的基础科学研究,除极少数的学科外,其所需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并不大,而且它也并非最为关键。具体来说,在科学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基础研究发展的要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思想自由”是唯一最为重要的资源;(2)便利地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3)与国际、国内同行便捷地交流的自由。
    (摘编自《社会与科学》2020年4月杨玉良《“卡脖子”究竟“卡”在哪?》)材料四:

    (选自《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1月汤志伟,李昱璇,张龙鹏《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基础研究投入仍不足,研发经费支出对长期性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B.导致我国工业整体上创新动力和能力偏弱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规模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准入及研发制度不健全等。
    C.互联网创造出新的供求关系,在需求端,能够以规模效应降低定制成本,在供给端,能够以规模效应提高定制产出。
    D.基础研究并不需要太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人力和物质资源也并非最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思想自由创造新知识。
    (2)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层面,以基础研究为主,专业化人才团队和高质量技术竞争情报共同助力“卡脖子”技术突破,以实现国产化替代。
    B.企业层面,是应对“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层面,应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勇于承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主体责任。
    C.产业层面,调整布局,向产业链上游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布局,以实现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
    D.社会层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内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对外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
    (3)围绕“卡脖子”话题,前三则材料各有不同角度和观点,请简要陈述。

    组卷:1引用:3难度:0.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剪纸姑娘(节选)
    黎燕雄
          陈懿到的时候,刘丽正对着镜子跳舞。她穿着桃红色上衣、黑色紧身裤、洗得暗淡的粉红色芭蕾舞鞋,对着壁镜稳踮足尖、走碎步,娴熟地做着摆头、夹肘等一串儿动作。镜子里的她,仿如一把剪刀,正慢慢剪出一个朝气蓬勃、青春靓丽的姑娘。
    “刘丽、刘丽,快来看,你要的东西来了!”
          陈懿这时向她咧嘴一笑,马上打开手中的羽毛球筒盖子,把暗藏的玄机显露出来:一幅红色的剪纸画。这幅五羊戏红棉,嫣红一色,却跌宕有致。仔细一看,每个主角都有几道属于自己别致的小纹路。木棉花与五只羊,被阴阳线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幸福洋溢。
          刘丽正忙着筹备“广州元素”舞蹈比赛的事情。
          叫“剪纸姑娘”。找个什么背景呢?脑袋瓜特别灵活的陈懿出了个点子:“对于老一辈广州人来说,除了三雕一彩一绣外,剪纸也是传统的民间技艺。既然你的舞蹈是剪纸姑娘,那就去找一些剪纸类的作品。我认识一位梁姨,经常在我那买纸,是一位剪纸大师。”
          下午两点,恩宁路一条小巷子里,陈懿和刘丽在一栋清旧的五层楼房前停了下来。陈懿急忙走到一楼右边,敲了三下。
          簇新的半透明格子不锈钢门。房子大飘窗前有一个玲珑小巧的花圃,一些润湿而新鲜的生命满身披着温暖的阳光,三角梅、黄风铃花、如意花、含羞草……
          梁姨听到声音,缓慢从屋里走出来。她轻笑着说:“剪纸要的是一种坚持。一把剪刀,剪不出金,也剪不出银,但它却陪伴了我大半辈子了。”十五岁时,她的外婆突然对她说:“你没事就学学剪纸吧。以后出嫁,可以自己剪喜字。”因为外婆这句话,梁姨就拿起了剪刀,而且再也放不下了。
          刘丽不禁想起自己从五岁开始学粤剧,苦练唱念做打十余年,眼睛传情更是练得炉火纯青。只是,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往事了。每次一想到粤剧,她就会想起对爸爸的懊悔。爸爸是广州民间艺术馆一名粤剧演员,从小就让她学唱粤剧。但她喜欢跳舞,对唱粤剧有种抵触情绪。为这事,甚至在爸爸生命弥留之际,还毫不妥协地和爸爸吵架。
    “剪纸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现在能登上大舞台,是因为你的舞蹈出色。我得感谢你。”刘丽知道,梁姨这并不是敷衍的应酬话。
    “刘丽啊,我给你看看我的剪刀吧!”梁姨兴致勃勃且又沾沾自喜地说。梁姨走进卧室,拿着一个铁盒子,走出来。铁盒盖子上面的字,已经模糊得看不清。
          梁姨说这是外婆留给她的老剪刀。别人剪好一幅画至少要用到七把剪刀,她却只喜欢用这把老剪刀。每次拿起它,她都觉得很珍重。梁姨进了剪纸这行五十年以来,每一件作品,都是呕心沥血地去完成。为了锻炼手指是灵活度和下刀的准确度,她坚持在大米上刻字。从一开始只能刻一个字,到最后一粒米能刻二十个字,煞费心思。认识的人,都说她是钻牛角尖。可对她来说,剪纸是随心所欲的信手拈来,展现了无穷无尽的灵感交集。
          当梁姨听到陈懿请她为刘丽剪纸时,激动得整晚睡不着觉。她说她仿佛看到了剪纸上的木棉花、五羊在吮吸着刘丽这个女孩的生命,使剪纸吐露出生命的艳丽。
          舞台上,刘丽轻巧的身影如一把剪刀在春风中挥洒自如,人刀合一、游刃有余地在纸张上穿梭刻画。无须底稿,一刀一线,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鸟兽虫鱼、花草相拥、祈福文字跃然而出……这是一等奖的成绩!比赛现场,大家对这场舞蹈把粤剧与现代舞结合、剪纸与舞蹈结合,先是惊叹不已,然后赞口不绝。
          四天以后,陈懿到的时候,刘丽正对着镜子练舞。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市局要求我继续跳剪纸舞,多添几幅剪纸画,我想请你拜托梁姨再剪几幅作品……”刘丽停下跳舞,像小孩般快活,喋喋不休地说着。
          陈懿却低声打断了刘丽的话:“梁姨不能再剪纸了,她的左眼完全失明了,右眼的视力也只剩下0.2了。”
    “前几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毕竟是上岁数的老人了。这几天她连续剪纸,想剪一幅精作送给你。”
          陈懿说完,打开手中的羽毛球筒,摊开一张红底紫面的剪纸画:上面是一位正在红棉树下跳舞的姑娘。她全身粤剧演员的装扮,眼睛特别有神,轻盈地摆动双手。她在转动,裙摆飞了起来。她转啊转,旋得像风一样……
          还有,她托我把她这把老剪刀转赠给你。她说,你就是她剪纸生涯里的一缕春风,裁出满树碧玉。
          刘丽像被掏空五脏六腑,心绪茫茫。她想起自己一度想把粤剧这个老旧的东西丢弃,钻研现代舞。可是,即使在现代舞这一块繁花盛放,也不是梁姨剪刀下的碧玉。想到这里,她顿时充满了斗志。她感到梁姨对艺术的坚守火花传遍她全身。
    “我收下了。”她托着老剪刀,感觉手中沉甸甸的。
          在二月里的春风里,一个朝气蓬勃、青春亮丽的姑娘被剪出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肖像、动作描写表现出刘丽舞蹈技艺的娴熟和对舞蹈的热爱,比喻照应了小说题目,也预示了她舞蹈比赛的成功。
    B.对梁姨住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清新、简朴又富有生机的氛围,暗示了人物性格,为后文梁姨与刘丽愉悦的交谈做了铺垫。
    C.梁姨的话“一把剪刀,剪不出金,剪不出银”揭示了传统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落寞,以及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忽略和漠视。
    D.舞蹈比赛中对刘丽舞蹈的描写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既展现了刘丽舞蹈的精美绝伦,又表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2)文本一中,梁姨的两幅剪纸画的意蕴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
    (3)“老剪刀”在文本一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组卷:3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些年,随着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日益密集,有关“火箭残骸”的问题备受瞩目。某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家访谈。
          记者提问一:        
          专家:部分残骸在火箭发射后,①         ,甚至在火箭刚开始呼啸震动时,就开始掉落“残骸”。火箭箭体结构的大残骸,它们会相继按照预定程序分离,由于上升的高度不高,很快也会坠落回地面。大部分的火箭二级或三级,往往会飞得更高,火箭残骸通过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会在天空中焚烧殆尽,变成美丽的流星。
          记者提问二:        
          专家:一般来说,航天飞行器零部件残骸砸中人的概率是极低的,砸中某个特定人员的概率,更是几十万亿分之一,远远低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航天飞行器应达到一项标准,即,在坠向地球时砸中地面人员的概率要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记者提问三:         
          专家:火箭发射前一周,落区工作组奔赴落区。每到一个地方,工作组都要召集当地公安、消防、林业、交通、教育等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挨家挨户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宣传动员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火箭升空前1小时,落区上空会响起防空警报,工作组将群众全部疏散到空旷、开阔的场地,确保落区群众生命安全。②            ,做好对空观察,以便及时避让火箭残骸。10多分钟之后,③         ,落入提前计算出来的预定区域。回收分队赶赴残骸现场,将残骸上的火工品和剩余燃料进行清理,然后对残骸进行切割、分解、回收。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以上三个片断中专家的回答,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记者的提问。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组卷:2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青年鲁迅的誓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青年毛泽东的誓言;“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青年周恩来的誓言;“让每一个中国人吃得饱饭”,是青年袁隆平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行动。
          作为当代青少年,你的人生誓言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人生誓言?请你以参加学校演讲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所思所想。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0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