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13 5: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合计60分)

  • 1.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身体外型的变化
    ②独立意识的增强
    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④性机能的成熟。

    组卷:13引用:17难度:0.9
  • 2.小璐和同桌小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很好,且经常一同进出教室。于是班上开始有人悄悄议论他俩“早恋”,并反映到老师那里。小璐知道后,心里非常苦恼与困惑。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学时代,男女同学之间建立真挚友谊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②异性交往要讲究交往的艺术
    ③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所以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④异性同学间纯真的友谊,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3.小丽跟小华说了自己最近的烦恼事:“由于自己长得胖,我对一些同学开我玩笑很敏感。因为成绩差,妈妈又总是埋怨我,可是我已经在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了,真是郁闷。”小丽的苦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是(  )
    ①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
    ②情感世界更加丰富
    ③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④性发育成熟,性意识萌动

    组卷:90引用:13难度:0.7
  • 4.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防溺水童谣,“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此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符合____的要求。(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5.“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等名言主要启示我们(  )

    组卷:45引用:5难度:0.7
  • 6.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时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卢梭的事例启示我们(  )
    ①年轻时做耻辱的事无可厚非
    ②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行己有耻,不做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
    ④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组卷:22引用:8难度:0.7
  • 7.甲乙两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黑乎乎的棺材,甲秀才心想赶考的日子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完了,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后,文思枯竭,最后名落孙山。乙秀才正好相反,心想棺材有“官”有“财”,是好兆头,于是十分兴奋,走进考场后,文思泉涌,最后金榜题名。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①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情绪          ②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③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④人生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组卷:17引用:4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晓四岁时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母亲因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从此,张晓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早晨,张晓都要帮妈妈穿衣服、洗漱,打扫完家里后,再去上学;中午,还要抽空回家做饭,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吃。到了晚上,做好晚饭、喂妈妈吃完,再做完家务,张晓才开始做功课。这样的生活,张晓十四年如一日。但张晓的学业从没落下。后来,他如愿以偿考入甘肃省平凉医学专科学校,并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1)张晓除了具有孝敬老人的高尚品德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心理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之所以能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因为他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这一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与成功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可是七年级(3)班没有一个学生报名。小艇很着急,同学们看见后说:“我看还是你报名吧,这样也让同学们看看一个口吃学生的进步。”小艇知道同学们是在取笑他,可是他没有责怪同学们,而是真的报名参加比赛。他先把演讲稿背熟,然后对着镜子反复演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艇成功了,他不仅向同学们证实自己克服了口吃的毛病,还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2)小艇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小艇的成功对你有何启示?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3.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2018年3月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2016年10月9日,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白恩培被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出法律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组卷:115引用:1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