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的特征是(  )

    组卷:40引用:23难度:0.9
  • 2.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组卷:41引用:6难度:0.7
  • 3.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8
  • 4.判断白鱀豚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5.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07引用:43难度:0.7
  • 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运动系统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系统中的(  )

    组卷:169引用:11难度:0.4
  • 7.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共同组成的。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

    组卷:58引用:5难度:0.5
  • 8.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组卷:37引用:13难度:0.5
  • 9.森林中,黑脸噪鹛不停地捕捉昆虫喂食杜鹃雏鸟。黑脸噪鹛的这种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

    组卷:51引用:16难度:0.7
  • 10.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组卷:30引用:7难度:0.9
  • 1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八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 3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巨型稻”下有更大的空间,有利于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动物的生活。这些动物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它们产生的粪便又成了水稻的养料,提高了水稻产量。如图是“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巨型稻”的培育成功主要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划线句体现了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3)动物产生的粪便由图中
     
    分解后成为水稻的养料。图中能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有[
     
    ]。
    (4)与常规的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好,这是因为
     

    组卷:82引用:4难度:0.5
  • 34.GI,即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液中的糖分升高程度的指标。高GI食品(GI>70)往往会引起人体“胰岛素抵抗”等疾病,而低GI食品(GI<55)则有助于预防和缓解Ⅱ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食品中添加淀粉酶抑制剂,可抑制消化液中淀粉酶的作用,阻碍淀粉的分解,减少葡萄糖的生成,从而降低食品GI值。白芸豆中的淀粉酶抑制剂含量高,有人说吃白芸豆可以降血糖,为一探究竟,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Ⅰ
    ①准确称取25g白芸豆粉,加入750mL水后平分为5份,分别放入5个试管并编号;
    ②试管分别在20℃、35℃、50℃、65℃、80℃水浴条件下,搅拌均匀后浸泡相同时间,再提取其中的淀粉酶抑制剂;
    ③从各组提取物中吸取0.5mL溶液,与0.5mL的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在37℃下反应10min。
    ④再加入1mL2%可溶性淀粉溶液,在37℃水浴中反应5min,测定白芸豆提取物对淀粉酶的抑制率,结果如右图所示。
    实验Ⅱ
    ⑤利用?℃组中的白芸豆提取物继续实验:
    采用同样烹饪方式熬煮三种粥,并平分为两组;冷却后,在其中一组分别添加等量3.0%的白芸豆提取物。
    ⑥测定各组粥类的GI值,结果如下表:
    不添加白芸豆提取物 添加3.0%白芸豆提取物
    莲子粥 56.21 30.41
    青稞粥 65.21 42.23
    燕麦粥 54.57 20.48
    (1)步骤②中,5个试管浸泡时间相同的目的是
     

    (2)由实验Ⅰ可知,
     
    会影响淀粉酶抑制剂的抑制率。
    (3)步骤④中,如果在反应5min后,滴加碘液,其中蓝色最浅的应该是
     
    ℃水浴处理的试管。
    (4)步骤⑤中,“?”处选用
     
    ℃水浴处理试管中的提取液,能更高效地完成实验。
    (5)实验Ⅱ中,在不添加白芸豆提取物时属于低GI食品的有
     
    种。
    (6)由实验Ⅱ可得出的结论是
     

    组卷:41引用:3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