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40分)
-
1.2019年12月26日发生的天文奇观日环食,在大部分亚洲地区及中东地区可以观测到。该日的日地距离和月相分别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6 -
2.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低峰年,太阳活动进入“冰点”。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组卷:138引用:3难度:0.7 -
3.图中①线表示某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组卷:120引用:1难度:0.7 -
4.在我国陕西北部榆林靖边县分布着一种地质奇观“波浪谷”,其因红色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组成这种波浪谷地质奇观的岩石主要由( )
组卷:47引用:1难度:0.6 -
5.我国西南地区发育有大范围的喀斯特地貌,其原因除了那里分布有大量的石灰岩外,还因为那里( )
组卷:145引用:3难度:0.5 -
6.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时,白天气温一般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表物质吸收太阳辐射能
②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
③地表物质吸收大气辐射能
④大气吸收地表辐射能组卷:119引用:2难度:0.8 -
7.如图所示地区6月到9月份降水较少,其原因主要是该区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这一气压带或风带可能是( )
组卷:181引用:3难度:0.6
二、综合题(共60分)
-
22.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民族众多,自然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材料二: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贵州省从事农林牧渔相关职业人员中的小学文化水平占比达49%.2018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8.1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29%。
材料三: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水果种类丰富,特产刺梨、猕猴桃、赫章核桃、富硒枇杷、蜜柚等。表1 2018年贵州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贵州 全国 贵州 全国 第一产业 14.6% 7.2% 53.8% 27% 第二产业 38.9% 40.7% 18.4% 28% 第三产业 46.5% 52.2% 27.8% 45% 城市化率 49.68% 59.58% 表2 2018年贵州第二产业主要支柱行业 1.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26%) 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4.4%) 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1%) 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 5.烟草制品业(8.2%)
(2)分析贵州省第二产业支柱行业特征及对第二产业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3)分析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主要人文方面的制约因素。
(4)近年来,贵州针对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口的实际情况,发展以水果、中草药、蔬菜、食用菌菇为主的农业合作社,农村人口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些措施的合理性。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23.汉江发源于秦岭山地,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大,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水源地。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表1汉江流域不同河段和城市统计 河段 上游区 中游区 下游区 流域总面积的占比 56% 25% 19% 河床落差的占比 96% --- --- 城市分布密度 2.13 4.23 4.53 表2汉江流域年水土保持量统计(t▪km-2) 2001年 2017年 丹江口大坝上游 47万 101万 丹江口大坝下游 15万 31.5万 全流域平均 34万 73.5万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年入库径流量为379.19亿m2.调水前,丹江口以下汉江中下游地区年均水资源量大约为404.4亿m3,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偏低。
材料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规模为130亿m3,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了该区工农业发展,保障了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1)从径流量大小、汛期、冰期等方面,分析汉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数量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3)水土保持是所有河流流域管理的重点之一,汉江流域治理的重点为汉江上游地区。依据表1、表2分析这一做法的依据及取得的成效。
(4)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不可能相同,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发挥各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依据这一原则,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合理性。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