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12分)

  •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细胞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霉菌
    ②乳酸菌
    ③蓝细菌
    ④衣藻
    ⑤黑藻
    ⑥新型冠状病毒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3.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4.如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选项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是(  )

    组卷:47引用:9难度:0.7
  • 5.如图柱形图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依次代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膜面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6.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7.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8.AT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 9.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说明(  )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②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10.ATP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下列生命活动中,可不消耗ATP的是(  )

    组卷:2引用:4难度:0.6
  • 1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组卷:199引用:59难度:0.9
  • 1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组卷:315引用:165难度:0.5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6分)

  • 13.有关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52分)

  • 40.将20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放入500mL的密闭容器内,葡萄糖在酵母细胞内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是
     
     

    (2)过程①、②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图中过程①~③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
     

    (3)该容器内酵母菌不同呼吸方式的CO2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曲线a表示的呼吸方式的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曲线b表示的呼吸方式的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4)如果容器内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则释放CO2与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41.如表是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是否受温度的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1′ 2 2′ 3 3′
    ①加淀粉溶液 2mL - 2mL - 2mL -
    ②加唾液 - 1mL - 1mL - 1mL
    ③水浴保温 冰水保温5min 37℃水浴5min 沸水浴5min
    ④酶与底物混合 1′液体加入1 2′液体加入2 3′液体加入3
    ⑤继续保温 5min 5min 5min
    ⑥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1)酶活性是指
     
    ,可以用
     
    表示。
    (2)上述操作步骤中,将盛有淀粉溶液的1、2、3号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水浴5min,盛有唾液的1′、2′、3′号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水浴5min,再将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这是控制
     
    变量,这样做实验结果更可靠,因为
     

    (3)本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检测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因为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导致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出现异常。
    (4)实验中,若唾液用量减少至0.1mL,酶与底物混合后只继续保温1min,实验结果可能出现异常的是
     
    号试管。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使用过氧化氢酶进行实验,原因是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下分解速率不同,增加了
     
    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