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1课 反对党八股》2021年同步练习卷(9)
发布:2024/12/26 15:0:2
一、选择题(每题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a______。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玛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b______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裹(guǒ)脚 精粹 B.散(sǎn)布 幼稚 C.禁(jìn)绝 起玛 D.空(kòng)话 垃圾
A.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B.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C.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D.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3)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文中b处应填入的最准确的一句话是
A.那我们就看下去。
B.但是如何看呢?
C.可是这一目的如何达到呢?
D.可是怎么敢看呢?组卷:1引用:3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功夫。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 )。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______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我常注意到在战争中用兵,觉得它和作文的诀窍完全相同。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_____,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_____。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_____,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
B.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
C.找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找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
D.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立身行己 按部就班 井井有条 散兵游勇 B.立身行己 循序渐进 有条不紊 乌合之众 C.立身处世 按部就班 有条不紊 乌合之众 D.立身处世 循序渐进 井井有条 散兵游勇
A.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
B.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
C.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
D.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组卷:4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组卷:8引用:8难度:0.7
二、语言表达
-
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
真理是灿烂的,只要给它一个罅隙,就会照亮整个田野;
材料:
美德 公平 人性
美丽 芬芳 温馨
微风 遥远地方 火苗 整个人间 舞台 每个观众组卷:2引用:3难度:0.7 -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不同的人读书的目的不同,对待书籍的态度也迥然有异:为了获得知识而读书的人把书籍看作可敬的智者;为了寻求人生意义而读书的人把书籍视为指路的明灯;组卷:1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