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5题每题2分)

  • 1.201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交流合作。下列参展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中国剪纸 B俄罗斯小麦粉 C埃及长绒棉 D巴基斯坦铜器

    组卷:91引用:6难度:0.6
  • 2.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的刘庄教授为汞元素的代言人。下列关于
    198
    80
    Hg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26引用:6难度:0.7
  • 3.下列关于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5
  • 4.下列性质递变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1难度:0.6
  • 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5
  • 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5
  • 7.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6
  •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7
  • 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5难度:0.6
  • 10.LED(LightEmitting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9引用:2难度:0.6

二、(共60分)

  • 29.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溴呈液态,深红棕色,易挥发。

    (1)氧化:请写出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2)脱氯:除去含溴空气中残留的Cl2
    ①具有脱氯作用的离子是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
     
    ,脱氯作用恢复。
    (3)富集、制取Br2
    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和Br-.再用H2SO4酸化后可以得到Br2.写出加入H2SO4酸化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
     

    (4)探究NaBr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时H2SO4浓度对生成Br2的影响,实验如下:
    序号 A B C
    试剂组成 1mol/L NaBr
    20% H2SO4
    1mol/L NaBr
    98% H2SO4
    将B中反应后溶液用水
    稀释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棕红色,放热 溶液颜色变得很浅
    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说明产生了
     

    ②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致;乙同学认为是用水稀释所致。若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合理,请用具体的反应说明理由。若认为乙同学的分析合理,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请从甲乙同学的说法中任选一个作答。
    认为甲合理的理由(具体反应)
     

    认为乙合理的实验方案
     

    组卷:69引用:1难度:0.7
  • 30.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3-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3-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实验装置 编号 溶液X 实验现象
      实验Ⅰ 6mol•L-1稀硝酸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实验Ⅱ 15mol•L-1浓硝酸 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很快又偏向左边,铝片和铜片表面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Ⅰ中,铝片作
     
    (填“正”或“负”)极。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Ⅱ中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后偏向左边的原因是
     

    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mol•L-1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4+生成,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NO3-被还原。
    (4)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Ⅲ:溶液X为1mol•L-1稀硝酸溶液,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反应后的溶液中含NH4+.生成NH4+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5)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进行实验Ⅳ:

    ①观察到A中有NH3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A、B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②A中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是
     

    (6)将铝粉加入到NaN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结合实验Ⅲ和Ⅳ说明理由
     

    组卷:96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