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30分)
-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蓄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晨钟暮谷,对同一诗人,会因境遇不同而有别,浮云落日,野渡舟楫,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2)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①_______,一览众山小”,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②_______,原驰蜡象”,体现了伟大领袖博大的胸怀。
(3)诗歌中有“水”的柔情。“③_______,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④_______”,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雨,⑤_______”,是赵师秀对友人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⑥_______,⑦_______”,尽显生命勃发的本色;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⑧_______,⑨_______”,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面临困境,不改初心!
(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色,_______;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1)根据第(1)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给加点字注音:含情蓄意
②画波浪线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
③画横线的“逗号”应改为
(2)根据语境,在第(2)—(4)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3)最适合填入第(5)段画横线处的一句是
A.如同一幅风格明亮艳丽的中华田园画卷
B.幻化为华夏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
C.好像一曲韵味悠远绵长的中华山水歌谣
D.成为华夏儿女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组卷:179引用:2难度:0.3 -
2.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身上又有不能被忽视的东西。作者创作这一类形象,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深思和社会的关注。
以下关于这一类形象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组卷:94引用:3难度:0.8 -
3.“孝”,小篆写作“
”,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
【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
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组卷:117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理解(57分)
-
4.名著阅读。
【精神引领】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材,帮他完善讲稿。
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1)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业史》组卷:101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60+3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
11.说和听,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你可真会说!”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可能是真心的褒奖,也可能是善意的提醒,还有可能是不留情面的责备。有的人自己说得多,却不愿听人说,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人说得少,却善于倾听,会意处的一个微笑,让说话人满心欢喜……说也好,听也罢,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或令人感动,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思……
你可真会说!
要求:(1)可以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文体不限,但必须明确。(2)围绕材料提示立意选材,可以发挥想象,但情感要真切,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组卷:87引用:2难度:0.2 -
12.说和听,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你可真会说!”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可能是真心的褒奖,也可能是善意的提醒,还有可能是不留情面的责备。有的人自己说得多,却不愿听人说,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人说得少,却善于倾听,会意处的一个微笑,让说话人满心欢喜……说也好,听也罢,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或令人感动,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思……
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要求:(1)可以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文体不限,但必须明确。(2)围绕材料提示立意选材,可以发挥想象,但情感要真切,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组卷:14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