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1: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我国粮食生产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存在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造成如此惊人的餐饮浪费,原因有多方面。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使得当今的大多数国人失去了对食物的敬畏感。如果将餐饮浪费现象分为“集体性浪费”和“个体性浪费”的话,个人或家庭浪费占很大比重。轻易地浪费来之不易的餐饮食品,核心因素是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式微或断裂。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了,不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
制止餐饮浪费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餐饮浪费既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在我国现行诸多法律中均体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但这些规定比较分散,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
国人的“爱面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餐饮浪费行为。一些集体性用餐不是以人为本,不考虑能否吃掉,而是以讲排场、争面子、讲攀比为主,唯恐客人对宴席菜品有怨言。这一文化基因既增加了主办者的经济负担,更加剧了餐饮食物的浪费。
让每一个人学会尊重劳动,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对食物心存敬畏感,是制止餐饮浪费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全社会的劳动教育,增强人们对劳动和食物的敬畏感,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首要任务。
在道德教育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补充。现实表明,仅仅依靠道德力量,还是无法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尤其是一些浪费行为严重的发达国家,法治就成为重要治理手段,如美国2019年推出《食品日期标签法案》,法国在2016年推出的《反食物浪费法》。从这一点看,我国除了加强劳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需要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制定一部类似《反食物浪费法》的专门法律,以刚性的制度约束来依法整治“舌尖上的浪费”。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外,更要发挥和调动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民众的多元力量,尽快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长效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治,切实杜绝家庭、社会的餐饮浪费行为。
(摘编自陶希东《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庭中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造成餐饮浪费的原因之一。
B.造成餐饮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有法律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惩戒。
C.加强劳动教育,对劳动和食物心存敬畏,是杜绝餐饮浪费的首要任务。
D.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德治法治并举,以法治为主,全社会共建共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指出存在的现象,然后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第一段列出了具体的数据,既论证了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又引出了下文对原因的分析。
C.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很强说服力。
D.文章最后三段提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三种方法和措施,三者角度不同,各有侧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讲排场、讲攀比为主的“爱面子”文化加剧了餐饮食物浪费。
B.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国还缺少专门的法律和刚性的制度约束。
C.对于以法治理餐饮浪费的做法,美国和法国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D.为整治“舌尖上浪费”,我国已形成一套共建共治的长效机制。组卷:3引用:5难度:0.6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小拉面馆
左岸
在城乡接合部一处老街巷的拐角有一个小小拉面馆,门匾两个仿米芾的墨字:归家。生意属于小打小闹,还不错。小老板年近五十,单身,姓水,山东人,面善,眉心宽,两个酒窝,看人总是笑嘻嘻的。
这天中午,阴雨天,顾客少,老水闲来无事,在玩扑克。突然,大门外进来一位七十出头的老人,面容枯槁,衣着邋遢,手拄拐棍,背着一个大袋子,此光景一看就知道是个拾荒者,嚷嚷要吃面。
老水连忙起身帮老人卸下大布袋子,问老人吃哪种面,老人喉咙里像打雷,老半天才听清楚,俺只要贱的,只要能填饱肚皮就行。
好嘞!老水走进厨房,给厨师递了递眼神说,做清汤面,随后悄声说,碗底放几块牛肉,来大号碗。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上浮香菜葱花的清汤面端到老人面前。老人来个老牛埋头饮水,稀里哗啦,不足两分钟,连吃带喝造个碗底朝天。这才打着饱嗝,用脏兮兮的袖子擦擦嘴,说,好面好面,问老水多少钱,老水不假思索地回道,老人家,给五元吧。你要是有就给,没有就算了。嘿嘿,俺有钱。说着,老人从兜里摸索半天拿出几个一元钢镚儿,数好五个递给老水,接过钱的老水赶忙递上一支烟给老人家,说,大叔,你觉得面好,每天都来吃吧。老人连连点头,谢谢你大兄弟。
从那以后,拾荒老人每天必来,选墙脚旮旯吃面,生怕影响别人。老水也不食言,每次都给他碗底偷加牛肉,实际就是碗牛肉面。老人照旧狼吞虎咽地吃罢,从兜里扒拉出皱皱巴巴的一元钱或者五角钱,凑齐五元钱,双手递给老水,老水笑眯眯地接过,照样递给老人一支烟,叫他莫急,抽完了烟再走也不迟。
大约有一年光景,拾荒老人从没缺席地来老水的小面馆吃面。老水曾经问过老人的身世,老人以耳聋为借口,不予回答,老水也不好再问。
有一天,老水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说老爹突发脑血栓,虽然抢救过来,生活却不能自理,无人照料,速回来。老水听罢,泪水吧嗒吧嗒掉个不停,大手掌一抹眼泪,决定把小面馆兑出去。随之,在门口贴了广告,隔天,就来了个承租人,此人为大连人,浓眉大眼,大胡子。老水把他让进屋来,说,租俺小面馆什么都好说,只要答应俺一件事,立马成交。大胡子说,老兄尽管说。
好好,快人快语。是这么回事,一年前,饭馆来了一位拾荒老人,老人爱吃清汤面,看老人可怜,想不收钱,老人不让。我就做了文章,在碗底偷放了牛肉,本来一碗牛肉面价钱是十五元,我只收了五元钱。老人挺高兴,事后,他一天也不落,已经年把有余,不成想老爹病了,唉!
大胡子一听,说,老兄,不就这点小事吗?行,这个接力棒我接了!
嗨,俺话还没说完,我要从租金里一年给你减去五千元,作为老人吃面的本钱。
大胡子上来犟劲非要他来出钱。老水说别争了,再争,俺就不租了。大胡子只得让步。
次日,老水匆匆拾掇拾掇踏上归家路。
天擦黑时,老人照例来了,大胡子走上去与老人打招呼。大爷,你坐你坐。大爷似乎没听见,问,老水大兄弟哪去了?
噢噢,老水哥啊,他家有点事,临走把大爷您的事情交给我了,放心,我保证像水哥一样照顾您。说着,朝厨房一声喊,来碗清汤面。顷刻,热气腾腾的面上来了,老人吃罢,问价钱,大胡子说,老价钱,五元。您老要是不方便,赊账也行。老人摇摇头,哪能哪能,说毕,掏出五个一元钢镚儿递给大胡子,再看老人满脸笑成一朵花。
一日,拾荒老人吃完面,擦擦汗,心满意足地掀开门帘走出去,门外碰见多日不见的打工青年六斤,六斤把老人拉到墙旮旯说,老爷子,面好吃不?老人说,好哇。那我问你,面里是不是有牛肉?有嘞,老人面露愠色,你啥意思,直说!六斤凑近老人耳根说,你那碗面,其实是牛肉面,价格是每碗十五元,他们同情可怜你老人家,少收十元钱。真难得啊!老入若有所思,说,当真?六斤拍了拍胸脯说,当真。
半晌,老人没吱声,一行老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选自2017年12月5日《辽宁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老水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他的“面善”“总是笑嘻嘻的”,为下文他的行善做铺垫。
B.老水给拾荒老人做的是碗牛肉面,表面上却说做清汤面,并按清汤面收钱,是怕老人嫌贵不吃。
C.老水曾问老人的身世,老人以耳聋为借口不予回答,表现出这个老人贪便宜而问心有愧的心理。
D.小说最后通过六斤的口讲出事情的真相,一方面使小说情节完整,也表现出人们对此事的态度。
(2)请概括小说中老水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写拾荒老人“一行老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这一句包含了老人复杂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3引用:3难度:0.6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新问题。历史是现实的由来,不了解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由来,便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事情的发生,通常有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看起来突然发生的大事其实都是历史的形成的。这就需要人们养成对事情作历史考察的习惯,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遇到事便匆匆忙忙地动手去解决,那就很难不陷入主观主义而导致挫折,甚至失败。
历史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总汇,多读点历史,可以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历史著作,往往记录了人类社会中经历的许多极为重要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记录了古往今来许多最有智慧和才干的历史人物是怎样思考和应对种种问题的,也记录了这些思考和应对在实践中最后取得了成功还是造成了失败。对后人来说,这些生动的事实是多么好的教材!所以,中外很多大政治家往往都特别爱读历史书籍,并且从中汲取智慧。
“要读点历史”,当然不只是指中国古代和外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读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和新社会,又开创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多少优秀人物。它留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和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更直接、更深刻。
(摘编自金冲及《重视历史学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自今年5月9日开馆以来,已接待了700多个团体,参观群众超过8万人次。陈列馆坐落于中共五大会址旁,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选址于此就是为了从历史的起点出发,探寻监督执纪的伟大足迹,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进入展厅,一幅动态油画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风雨交加、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的代表们或立或坐,表情凝重。突然间阳光冲破云层倾洒而出、光明万丈。“这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险恶的条件下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革命迎来了曙光。”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则生动再现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开会时的场景。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党员人数多了,为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执纪,纯洁党的队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开启党内监督的组织创新。蜡像中唯一站立的人物是中央监察委首任主席王荷波。10名委员中,仅一人看到了全国解放,8人牺牲,一人下落不明,他们中无一人叛党投敌,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展览馆尽头,一面鲜艳的党旗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而坚定。出口处留言簿上,前来参观的党员写下发自肺腑的感言:“不忘初心,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中国屹立世界东方……”
(摘编自《从党史伟大足迹中探寻初心》,《人民日报》2019年7月2日)材料三:
今年是建党百年,上海出版界将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优质生动读本,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磨刀石”“动力源”,以出版传递薪火,点燃党史学习教育的“火种”。
2021年元旦上市的《火种》吹响了党史主题出版的号角。从《火种》出发,上海出版社将推出一批反映党的创建、发展、改革历程的精品力作。除了策划精品内容、抢抓一流作者、精心打磨质量,上海出版界也在传播载体上积极探索。据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与“二混子”陈磊漫画团队,策划推出《半小时漫画党史》,探索用通俗畅销的载体讲述严肃党史知识,这在全国属于首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主题出版物中,不仅有以文字阐释见长的理论读物、历史读物、文学作品和资料文献汇编,还有地图、画册、连环画、漫画、音像电子,以及结合微党课和音视频内容的融媒体图书等,让党史读物“好吃”“好看”,力争满足当今不同年龄、职业背景读者群体的学习需求。未来,上海出版界将积极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组织优质作者资源和内容资源,举办多种形式多种传播渠道的党史阅读活动。
(摘编自《从“火种”出发,上海出版打造党史读物“爆款”精品》,新华网2021年3月1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弄清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了解问题所产生的复杂原因,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眼前面对的种种问题。
B.许多伟人喜欢阅读历史,是因为历史著作记录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也记录了历史人物取得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
C.由于党员人数剧增,出于加强我党的纪律建设的考虑,产生了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王荷波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D.上海人民出版社不仅推出了一批党史精品力作,还与其他文化团队进行了合作,用通俗畅销的载体讲述严肃的党史知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新事物和新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缺乏对这些历史情况的真切了解,就会陷入主观主义泥淖而导致失败。
B.党史、国史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教育意义直接而深刻,要充分发挥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作用。
C.中共五大成立了中共中央检查委员会,这是一次伟大的组织创新,产生了严明党的纪律,纯洁党员队伍的积极效果。
D.陈列馆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活动,展示了共产党在纪律建设上的重大事件,以此来教育党员不忘初心、清正为民。
(3)学校团委拟举办“学党史,贺百年”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向学校团委提出活动举办的具体措施。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目前“助农直播”很流行,有人为献爱心,通过直播购买了一些水果,收货后却发现大部分是坏的。商家的行为不仅砸了牌子,①组卷:3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②邓小平同志说“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
③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他对广大青年提了四点要求: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他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与新时代的奋斗者们共勉!
阅读三代领导人对青年的期望,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庆祝建党101周年大会上讲话。
要求:选准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组卷:2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