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语文一诊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晴雯之死足以说明宝黛恋爱之必归失败,宝钗袭人之能把握住现实,宝玉之必出于逃亡。所以晴雯之死对于红楼梦全部故事之归宿,是表现决定关键的一件大事。
晴雯在全书中占的篇幅不及袭人或平儿的三分之一;但红楼梦作者对于宝钗探春平儿袭人凤姐是采取政治史的写法,而对于黛玉晴雯尤三姐芳官,却是几首极哀艳的诗篇。一个作者对自己所偏爱的人物,往往禁抑不住主观的情绪之汹涌,不期然而流入吟咏式的抒写。作者用李纨来说明封建环境中女性之以正统作风求得自己之完整,而以晴雯尤三姐芳官司棋说明具有反抗性的女子之战斗、失败与惨烈牺牲。因此作者写晴雯的笔端,是带着极强烈的抚爱、忿恨和痛惜之情的。
你可以认为这丫鬟太骄纵了,太不懂世故了;但你心里本来就厌恶着其余的人们之卑怯或狡诈。你可以婉惜这丫鬟太不知计较利害与成败了;然而仔细想来,像她这样一个女孩儿,你也并不以为她争得宝玉的侍妾地位为胜利。你一边读着她的传记,只一边被她的艳丽、天真和热情所吸引,为她的豪放勇敢所震惊。你不见得就想和她恋爱;但你总愿意多看到她的容貌,多听见她的声音,藉此你也可以提高一些对于庸俗女性的欣赏心,冲破一些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黛玉之死是一步一步走向枯萎,晴雯之死是骤然遭遇到残暴的摧折。黛玉之死使人回肠九转,不尽的哀怜;而晴雯之死,却激起人中气如雷的忿怒。聪明的读者一看到王夫人对于晴雯之深恶痛绝,片刻不能停留地把她赶出去,就会叫一声“大事休矣”,岂有那样憎恨晴雯而能容纳黛玉之理?如果说黛玉是宝玉的第一个爱人的话,那么我把晴雯断作宝玉的第二个爱人。因为决定恋爱中心的条件是人生意态之能否一致。在红楼梦书中屡次表示出宝玉与宝钗的人生观之抵触,而宝黛之间却相互引为知己。袭人是宝玉身,上的一重银红色的丝网:使宝玉在生活上感到细腻体贴,成为自己衣食起卧所不可少的依傍,但也因此就感到束缚而常想挣脱;在灵魂方面,他和她也永远是走着两条路的。因此宝玉尽可敬重宝钗之才,爱慕宝钗之貌,享受袭人的伏侍,怜恤袭人的尽心;可是他的心之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晴雯是一个丫鬟,知识学问绝对说不上,可是她的反抗现状独往独来的精神实在和宝玉共鸣。她的美貌,她的聪明以及口齿尖利,性情偏狭,都与黛玉同类型;而她的热情、痛快和勇敢,倒又是黛玉之所无。
晴雯之死,实在使得宝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惨与失望,他写出“既怀幽沉以不尽,复罔含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闹恨比长沙:贞烈遭危,巾帼渗于雁塞……”“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毁波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恨犹未释!”如此痛愤的文句。试问“高标”和“贞烈”的美德,可是袭人所能用得的?“毁口”“剖心”这样的重话可是温和之宝玉平常所出口的?
置身于战场之中,游心于杀伐之外,倒不是耳目聪明不足以见闻到炮火的凶危,却由于个性所使。既不能舍己以从人,又不肯集中精力来从事于勾心斗角的战斗,这就是晴雯姑娘归于败亡的基本原因,也是一切浪漫主义者惨败的教训。但读者若不从政治的功利去看,对于一个优秀而受摧残的孤独者,必然是怀抱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在这里才有人性,有真实,有正义。
晴雯被丢弃出大观园了,宝玉在挨父亲痛打以后,又受到母亲更严重的惩处,并且由于眼看着晴雯之孤立无援,含冤就死,深深觉察到现实环境之阴险与残酷;他使自己的情感走向神话的环境里去,想像着另一种超然的世界,才是晴雯之类的灵秀女子之所居。于是等黛玉一死,他在这个人间已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时候了。你们是善于控制现实的。好吧!这个家这个世界就都让给你们吧!他逃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身边逍遥无累去了。王夫人和袭人之流,对于铲除一个“害人的妖精”晴雯,很有把握;然而却万万没有想到会换取到另一种更坚决冷酷的回答罢?
(节选自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晴雯之死》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偏爱晴雯的缘故,本文作者没有采取政治史的写法来表现晴雯,而是情不自禁地流入了吟咏式的抒写。
B.除晴雯外,贾府中的女性都是庸俗的,因而人们总是愿意多欣赏晴雯之美并借此冲破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C.晴雯之死使得宝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惨与失望,以致于一向温和的他都说出了“毁口”“剖心”这样的重话。
D.父亲的痛打,母亲的严惩,晴雯的含冤,黛玉的离世,无一不让宝玉深深地觉察到现实环境的阴险与残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三段以谈心的方式来展开对晴雯的讨论,评论人物的同时也有对人物处境的理解,读来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B.曹雪芹塑造人物惯用对照的写法,本文作者在文中也多采用对照式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并体现了《红楼梦》固有的艺术特点。
C.本文虽以议论为主,但常常理中含情,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现作者对晴雯容貌性情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她悲惨遭遇的惋惜与同情。
D.本文以人物评论为主,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形象地再现了晴雯、袭人等人物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内心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而晴雯既是他现实的依傍,又能与他产生精神的共鸣。
B.《红楼梦》中宝钗曾劝宝玉读书求仕,宝玉认为求取功名这种混帐话黛玉是不会说的,这反映出他和宝钗观念的不同,也表明宝玉视黛玉为知己。
C.本文作者认为晴雯的美貌、聪明、口齿尖利和性情偏狭都与黛玉有相似之处,这与脂砚斋“晴(雯)有林(黛玉)风”的观点是一致的。
D.晴雯虽置身于战场之中,却游心于杀伐之外,不肯迁就却又不愿集中精力争斗,这既是她的可悲可怜之处,又是她的可敬可贵之处。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进出门不用扫码了、跨地区流动不再查验了、商场堂食不再停业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不少地方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各项配套举措,久违的烟火气在街头巷尾开始弥漫。
此次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适应了当前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的新特点。优化后的疫情防控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如果步子迈得太小,依然坚持层层加码、“一刀切”肯定不可取;一旦步子迈得太大,“断崖式放松”“躺平式放开”肯定也会出问题。必须认识到,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风险仍然存在。
(摘编自《人民网评:优化防疫政策是坚持人民至上和科学防疫的统一》,《人民网》2022年12月)材料二
上海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渡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医护人员要做好在此期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的准备,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大家不要同时感染,而是有节奏地慢慢感染,并把所有脆弱人群保护好,让他们也不要同时感染,以防止我们的医疗资源出现巨大的挤兑。
我们今天应对疫情,跟武汉时期和上海保卫战时期已经完全不同。换句话说,今天你不在医院感染,那下次你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也会被感染,在吃饭的时候不感染,回家的时候可能也会被家人感染。现在常规的核酸检测已经不做了,这种情况下感染的速度会非常快,所以,现在社区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大。我们现在就是希望医院的感染比社区会慢很多,如果不注意院感,那么就会在社区感染的基础上,再叠加医院内的传播,那么传播就会很快。今天我们所做的这些并不是惧怕这个病毒,而是希望中国能在医院很好应对的基础上,使所有脆弱人群得到很好的保护。
(摘编自《张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财新网》2022年12月)材料三
有研究机构用物理模型做了几种场景下的防护效果模拟来测试戴口罩的作用,第一种场景感染者和健康人都不戴口罩,距离3米,聊天10分钟,被传染的概率最高值是90%。这个距离远比一般人聊天时更远,但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却非常高。第二种情况是感染者不戴口罩,健康人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相距1.5米,聊天半小时,被感染的概率最高值是90%。第三个场景是健康人佩戴PPF2标准的口罩(可以粗略当作N95),感染者不戴口罩,距离1.5米,聊天1小时,被感染的最大概率是20%。第四个场景是双方都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距离1.5米,聊天一小时,被传染的概率最大值是30%。最后一种场景是双方都戴FFP2标准的口罩,那么距离1.5米,聊天一小时,被传染的概率最大值是4%。
(摘编自《戴好口罩如今更重要了》,《卓克•科技参考2》2022年12月)材料四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也比较隐匿,但是,随着病毒的变异,绝大多数的感染者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重症的比例是比较小的。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首先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我们知道有一部分患者会发热、咽痛、咳嗽,对于这些症状,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给一些退热药,还有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第二,抗病毒药物,对于普通型或者有进展为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尽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向重症的转化,但抗病毒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第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的救治与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要同时兼顾,不能因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基础性疾病的用药,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日常的治疗是不能间断的。
相关的药物在新冠治疗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网点等做相应的准备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我们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药物,以及如何使用抗原试剂,来保证用药的安全。
(摘编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2月7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家卫健委官网》2022年12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进出门不再打码、跨地区流动不再查验、商场堂食不再停业,但是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风险仍然存在。
B.不在医院感染,聚餐或回家时也可能被感染,所以现在社区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大,医院感染可能比社区感染慢很多。
C.奥密克戊变异株病毒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比较隐匿,感染者轻症和无症状比例高,重症比例低。
D.新冠肺炎的救治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要同时兼顾,不能因为感染新冠而停止基础性疾病的用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利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控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不能层层加码、“一刀切”,也不能“断崖式放松”“躺平式放开”。
B.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疫情防控的重点逐渐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转移到更好地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上了。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相较于健康人佩戴口罩,感染者佩戴口罩能更加有效地阻断病毒的传播。
D.抗病毒药物虽然可以减少患者向重症的转化,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够滥用和乱用。
(3)而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各方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梅桩紫砂壶
陆涛声 要不是儿子领着觅者上门来,他几乎忘记家里还有一把紫砂茶壶。
还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次回故乡,他到一少年时的同学家去串门,见老同学六岁的儿子拿着一把茶壶到水罐里舀水洒着玩。他拿过来看了看,那是把宜兴紫砂壶,造型是一节苍老的梅树干,嘴和柄都是节节疤疤的梅枝,贴绕老树干的几支小枝缀有几朵梅花和几粒花苞,古朴典雅。他随口称赞了几句,主人竟慷慨地说:“你若喜欢就给你。我留着也没用,说不准哪天会让小家伙打碎了事。”
茶壶的来历就如此平常。他虽在城里文化部门工作,并没有收藏珍稀的癖好;平时喝的是绿茶,也用不上这种茶壶,只能作为一件还不算俗的物品保存,做个饰物。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崇尚时新,家饰不断增添和变迁,它便受到冷落而屈居一隅。
觅者进门先敬来良友香烟,接着开诚布公:“我要觅把紫砂茶壶,是位香港朋友所托的……”
香港?他近年也曾听说,宜兴紫砂壶在香港引起奇热,不少有钱人求取珍品,若迷若疯,不惜代价,宜兴紫砂厂有几个工艺师在香港出了名,他们手里出的货每把都可以卖几千甚至上万元港币。这些原是耳听为虚,眼下觅者登门,可见是实。他心头豁然一亮,急于想弄清家里的茶壶价值到底如何,忙叫儿子找出来。
来者看了看壶盖和壶底两处制作者的篆字印章,沉吟片刻说:“四百元卖给我,怎样?
说老实话,我还能去赚一点,不多,一百元。”
值这么多钱?他月工资才八十元。真没想到天上掉下的一笔小财!他妻子儿子都望着他,眼神显然是催他答应卖掉。他心头一热,一个“行”字冲到嘴边,忽又咽回肚里:慢,此人开口就出这个价,转手肯定不止赚一百。多少?这就难料,赚个三千五千都说不定呢……他决定先弄清这壶的品位档次,就问对方,印章上的姓名是不是在香港名声很响的工艺师之一。
来者始终只就价论价,不回答他的问题。
他怕吃大亏上大当,拒绝出卖。
觅者悖悻而去。
他一时没法查明茶壶制作者的身价,也就没法确定它究竟值多少钱。他想,反正,它肯定不止值五百元。无价才为贵,要不怎会有“无价之宝”一说,家里留着一件宝物有什么不好!
不过,他并没有经常玩赏它的兴致,它也并不具有百赏不厌的魅力、他只能把它当摆设陈列在书柜一角。有一天他妻给书柜掸抹灰尘,不慎失手把它掸落到水泥地上,壶身总算没破,壶柄断成了三截,宝物变成废物。
他心一沉,怒不可遏:“你怎么的,眼瞎了!”
“狠啥?我又不是故意的!”妻子自卫带出反击,“那回你要是答应卖了,好歹还有四百元钱呢,也不会有今天这事。
他哑了炮。想想也是,真懊悔。
妻子捡起断柄壶要当垃圾扔掉。他好心疼好惋惜,犹豫了片刻,从妻子手里夺了回来:“这柄,好想办法用胶水粘起来,摆着看看也好吗。”他特地买来一支“百得胶”,细心地把断柄接起来粘上茶壶,他依旧把壶放在书柜里。粗看看它似乎恢复了原样,若用心端详,柄上几条不规则的断痕仍清晰可辨。他多看几眼,心里就毛乎乎的怪不舒服:唉,终究破了相,留着它也不过是留留而已!他不再当它是一回事。
时隔不久,他女儿别出心裁,把它当盆养上一株水仙花,放在客厅里的茶几上。有个同事前来串门,先赞茶壶里养水仙真别致,接着就有发现:“难怪用它养花,柄是断过的。”
他顿时觉得有句话值得一说:“柄没摔断时,有人上门来求,出四百元我都没肯卖……”
同事说:“怪不得你要把断柄粘 上,看来是把它当珍贵文物修补的哩。”
言者是否有意不可知。他这听者却有了心:是呀,文物、名画破残,经修补后价值依旧极高。这壶上有图章可鉴,有朝一日能证实它是出自名家之手,而那名家若是年高或去世不能再有出品,即使它断过柄、或许也能成为珍稀而价值连城呢……
当天,他就把女儿养的水仙花移去,把断柄茶壶放回书柜里。隔天又买来一只玻璃罩把它罩好。从此他经常要走近它看看,总仿佛见它在散放着奇异的光彩,耀得满室熠熠生辉……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柑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梅桩紫砂壶的整体造型和局部点缀进行了描写,表现出紫砂壶独特的外形特征。
B.小说中妻子摔坏梅桩紫砂壶这一情节既表现出“他”对紫砂壶的在意,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小说结尾描写紫砂壶“散放着奇异的光彩,耀得满室熠熠生辉”,表明它本身的价值最终得到了认可。
D.小说虽然在写古朴典雅的梅桩紫砂壶,但从整体上看,其语言风格还是偏于平实自然,并无过多修饰。
(2)本篇小说中主人公对紫砂壶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的颁奖词认为陆涛声的作品具有“故事传奇”“洞察人心”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8.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的一种,主要借助空间环境中的宇宙高能射线、微重力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复合作用,① 。基因突变后的种子返回地面,再筛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有益变异,就成了新的种子资源和新品种。
其实,基因突变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也会自然发生,但这种基因变化发生非常缓慢,所以要想促使植物发生基因突变就需要依赖辐射诱变技术,这种辐射诱变的原理并不复杂,射线像子弹一样击中种子胚胎的遗传物质结构,给遗传物质结构造成“伤口”,种子内部,会启动损伤修复机制,尝试愈合“伤口”,这使得染色体片段有插入、倒置、移动等突变机会,也就是说通过辐射外力,强制染色体重新洗牌,由此获得新变化。航天育种的本质是利用这种原理让植物种子在外太空特殊的环境中加速基因突变。
与传统育种相比,② ,概率高,幅度大,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具有突破性性状的基因源,完成诱变育种。中国从1987年开启农作物种子的太空之旅至今,通过国审和省审的航天主粮育种品种超过300个,育成的蔬菜水果花卉新品种700多种,为人类丰富种子资源和种子创新贡献来重要智慧成果。如今,良好的市场反馈,可观的发展前景,令航天育种获得广泛关注与参与。未来,相信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③ ,进而为全球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方案,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所用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组卷:10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物》杂志“The Monment”栏目每月会向网友征集“月度瞬间”。2022年11月,杂志社将收到的近3100个月度瞬间甄选后命名为“十一月,我们要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其中,有人定格的瞬间是“背考研资料,楼道里没有常亮灯,一个从没说过话的研友回宿舍前,默默拆下自己的灯给我用”;有人定格的瞬间是“做核酸时,看见一个爷爷拉着他的小孙女拍夕阳,忍不住多看几眼”;有人定格的瞬间是“北京,二环,一群高歌的民工,满头霜白仍然热爱生活”……一瞬间,可以是山川河海与人情烟火,可以是刹那的芳华或不朽的永恒,也可以是一道光,有人借着它,走出了这个冬天。
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