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5/1/6 9:0:3
-
1.回答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长期压力往往引起情绪失调甚至产生焦虑,同时免疫功能有所降低。如图1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情绪压力产生的兴奋以
A.Na+外流
B.Na+内流
C.K+外流
D.K+内流
(2)图中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d是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元
D.感觉神经元
E.自主神经元
F.传入神经元
G.传出神经元
(3)激素c、d通常可以分布在以下哪些地方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胃液
(4)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以下有关激素c分泌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c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B.激素b产生后,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肾上腺皮质发挥作用
C.激素b催化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c
D.激素c可以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
为探究免疫系统与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之间的关系,我国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展开一系列实验研究,以揭示长期压力导致焦虑的机制,并为开发缓解焦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一: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小鼠(WT)和T细胞发育阻滞的突变体小鼠(RagI-1-)为实验对象,进行“压力—焦虑”电击模拟实验[小鼠放置室内2分钟后,进行足部电击刺激(ES),连续8天,每天5次,每次3秒,共120秒,以模拟长期压力],然后将小鼠置于“旷场”装置中,用跟踪仪器跟踪记录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电击模拟实验及结果如图2所示。
(5)对对照组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6)WT小鼠在经受ES处理后很快表现出焦虑。其具体行为表现为
A.活动能力增强,愿意运动
B.活动能力减弱,运动意愿减弱
C.身处“旷场”时常常贴着墙边打转
D.身处“旷场”时频繁穿越中心区域
(7)实验结果显示,RagI-1-小鼠经ES处理后
实验二:为进一步探究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与哪种T细胞有关,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所需实验材料和操作,完善两个实验组的方案。
实验材料和操作:
a、WT
b、RagI-1-
c、NT处理
d、ES处理
e、静脉注射抗CD4+T细胞抗体
f、静脉注射抗CD8+T细胞抗体
(注:①CD4+T细胞属于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②抗T细胞抗体能特异性破坏相应T细胞。)
实验方案(填写相应字母):
(8)实验组1:
(9)实验组2:
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压力导致焦虑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D4+T细胞。
实验三:科研人员采集ES处理的WT体内的CD4+T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现细胞膜受损,绝大多数线粒体高度破碎。
科研人员进一步分别检测ES处理的WT、代谢紊乱非焦虑模型小鼠(TKO)的CD4+T细胞内线粒体代谢产物变化,以及不同处理的WT血清中的相关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
(10)已有研究表明,杏仁核在产生恐惧和持续焦虑中起着关键作用,结合实验一、二、三分析,长期压力引起焦虑的机制可能是
(11)基于以上研究,拟开发用于缓解焦虑的药物,请提出一个可行性思路:组卷:18引用:1难度:0.4
-
4.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开花是多年生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受日照长度、低温诱导、植物年龄等因素的共同调节,蛋白因子FLC借助温度抑制开花,而小RNA分子miR156则通过年龄途径间接影响多年生草本植物弯曲碎米荠的开花时间(具体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发现的吲哚乙酸的基本特征是
A.促进细胞伸长
B.体内含量丰富
C.对各器官灵敏度相似
D.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2)经过研究,已经发现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天然植物激素有
①吲哚乙酸
②赤霉素
③秋水仙素
④脱落酸
⑤乙烯利
(3)弯曲碎米荠植株光合作用过程的①~⑥中,释放高能电子的是
①光能的捕获与转化
②CO2的固定
③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④水的光解
⑤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⑥五碳糖再生
(4)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抑制植物开花
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
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D.DEL间接促进SOC编码基因的转录
(5)弯曲碎米荠体内FLC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只有当FLC的含量达到最低值时方能解除对开花的抑制效应;由上述信息可知弯曲碎米荠的花期大概为
A.11月-2月
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6)幼年的弯曲碎米荠即便经历低温诱导也不会开花,只有当植株内miR156含量
(7)科研人员若要使弯曲碎米荠开花的年份提前,在分子水平上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①增加FLC含量
②降低FLC含量
③增加miR156含量
④降低miR156含量
(8)若一株弯曲碎米荠长到第7个夏季,此时该植物总共开花了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5.回答遗传有关的问题。
人类先天性肢体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某研究小组对患者甲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
(1)由图1可知,该病为
A.常染色体隐性
B.常染色体显性
C.伴X染色体显性
D.伴X染色体隐性
(2)EN1基因是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对患者甲和健康志愿者的EN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推测甲患病的可能原因是EN1基因的碱基对
(3)若对Ⅱ-3个体的EN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可能为
(4)对另一先天肢体畸形患者乙的相关基因进行测序,乙的EN1基因序列正常,但该基因附近有一段未知功能的DNA片段(MCR)缺失。研究人员对EN1基因正常,但MCR缺失的肢体畸形纯合小鼠(E+E+M-M-)进行检测,发现其EN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由此推测患者乙的致病机理为
为确定MCR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表现型正常的MCR缺失杂合小鼠(E+E+M+M-)与表现型正常的EN1基因突变杂合小鼠(E+E-M+M+)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发育正常:肢体畸形=3:1。
(5)子代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为
(6)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大多是通过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实现的。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存在于基因旁侧,能影响基因表达的DNA序列,如图3中的增强子、TATAbox;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分子,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控基因转录起始,如图3中的
(7)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MCR作为顺式作用元件调控EN1基因的表达;
假设二:MCR的表达产物作为反式作用因子调控EN1基因的表达。
请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组卷:9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