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 溶液》2019年单元测试卷(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4)
发布:2024/12/19 2:3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96引用:50难度:0.9 -
2.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25引用:76难度:0.7 -
3.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29难度:0.7 -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
5.将100g 5%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组卷:34引用:5难度:0.9 -
6.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组卷:496引用:18难度:0.7 -
7.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组卷:806引用:53难度:0.7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
21.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
(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Ⅴ.【实验结论】
(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
(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
Ⅵ.【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
①CaO ②NH4NO3 ③浓H2SO4
Ⅶ.【反思交流】
(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
(2)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组卷:707引用:18难度:0.3
四、计算题(共10分)
-
22.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mL(密度为1.1g/mL)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组卷:27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