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尽管在线      “云展览”,人们无法体会线下展览的真实感,但能看到更多在线下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并且可以对展品的细节静心细品。比如,在敦煌研究院VR线上展厅,观众就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莫高窟第217窟、285窟和322窟三大经典       洞窟。在故宫线上展览的“故宫名画记”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以看清山间的房屋,赵信的《听琴图》人物神态        ,韩滉的《五牛图》甚至可以看清牛眼睛上的毛。随着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打开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并且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疫情暴发后,各种以抗疫为主的美术、书法、音乐作品以及诗歌、快板、短视频等     ,几乎人人都可以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带来空前的艺术民主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汤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全都恰当的是
     

    A.观赏 典型性 惟妙惟肖 汗牛充栋
    B.欣赏 典型性 尽收眼底 铺天盖地
    C.欣赏 代表性 惟妙惟肖 汗牛充栋
    D.观赏 代表性 尽收眼底 铺天盖地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
    B.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并且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
    C.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
    D.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通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并且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 2.下面所列文学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3引用:2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但可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是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的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选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材料二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现代阿勒泰地区的人们仍以此为雪地出行方式。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这个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
          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室韦”“拔悉弥”等古代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且滑雪板的形状前部演化为尖翅状。而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雪上休闲活动,尤其是北方各民族发展出了各类雪上民俗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唐代,北方民族以滑冰开展狩猎活动,有些以木棍为杖滑行代步,也开始制作一些冰车、冰橇等,形成了原始的滑冰器具:宋代以后,滑冰运动被称为“冰嬉”,并且以人力牵拉的“冰床”作为滑冰工具已非常成熟;元代,冰床扩展为动物牵拉的形式;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狗拉冰橇的情况: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冰上活动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依靠高超的滑冰技术赢得了数场战役,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提高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满洲老档秘录》记载,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冰上比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发展,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风采。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各地冰雪文化活动的展演形式多样,但大多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缺乏对冰雪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个性化展示。
    B.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很重要,我们要做实它们,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C.冰雪运动自诞生之初起就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相连,而随着滑雪工具的改良,娱乐性、竞技性则成为了冰雪运动追求的主要目标。
    D.我国有许多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的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它们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意义十分重大。
    (2)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实现这一点,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实践还原冰雪场景是唯一途径。
    B.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是村落乡土文化优质资源,它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基础,因此它的开展会引发所有人对乡愁的记忆。
    C.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滑雪图像,是世界上最早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发现,这一发现为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的认定提供了依据。
    D.从历史发展来看,在唐宋时期我国冰雪运动中使用的滑冰工具已非常成熟:元明时期,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各个地区的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特点,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的生命,这让今天的大众冰雪运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B.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渐受大众喜爱。春节期间,游客来到秦皇岛市老君顶景区等地体验冰雪项目,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C.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D.伊犁冬季开展的冰雪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内容更丰富多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大美伊犁的知名度,促进了伊犁的经济发展。

    组卷:30引用:3难度:0.5

  • 10.朋友圈是微信的一个社交功能。如果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使用微信朋友圈,他们会如何反映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请从《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这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帮他(或她)写一段能发表在朋友圈中的文字。文字要与所选人物的具体经历相关,表达人物的主要感受,并符合其性格特点,不少于80字。

    组卷:13引用:4难度:0.7
  •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杜甫把李白作为自己追寻的偶像——“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为李白写了十几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热爱,同时也努力汲取李白的优点来丰富自己,于是他的诗在沉郁中添加了豪放,于悲怆中又展现了辽阔。
          选秀节目中,演员们青春靓丽,能歌善舞,粉丝们努力去追寻他们各自的偶像。他们集资大量地购买牛奶,只为获得牛奶制品瓶盖内的二维码,然后扫码投票为自己的偶像争取胜利,再将已经开盖却又喝不掉的牛奶整箱整箱地倒掉。
          偶像,本义是指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远古时代,人们以神为偶像:后来,人也可以成为偶像。在那些被树起来的偶像身上,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完美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人民日报》评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请谈谈你对“追寻偶像”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