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六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1 13:30:1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2022年冬奥会,科技点亮世界。下列变化中与其他3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组卷:77引用:6难度:0.6
  • 2.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应不一致的是(  )

    组卷:98引用:5难度:0.6
  •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4难度:0.5
  • 4.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
    B 鉴别H2O和H2O2溶液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
    C 除去水中溶解的氯化钠 用过滤的方法
    D 淡化海水 取样,加入明矾,搅拌,静置,过滤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5.硫酸铝钾[KAl(SO4x]可用作净水,其化学式中x的值是(  )

    组卷:107引用:5难度:0.7
  • 6.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二、本卷共8题,共70分。

  • 17.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1所示,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 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 2
    所示。
    表 1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蜡烛
    熄灭时间/s 106 164 199
    表 2 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
     

    ②表 2 中,x 可能是
     
    (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
     

    ④纵看表 2 数据,
     
    (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 3和图4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
     
    ,原因是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
     

    组卷:335引用:7难度:0.8
  • 18.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图示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
    (1)双氢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
     

    (2)列式计算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成人连用7日该药物,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mg(结果精确到0.1mg)。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