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171中学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继35年前广东发现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大、保存较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具有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专家称:“‘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颗珍贵的‘时间胶囊’,包含当时大量的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信息,对造船史、科技史、海交史、陶瓷史、经济史等学科研究都具有价值。”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古船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上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考古人员选取其中前后4个舱室进行小范围清理,均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文物。
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2021年7至9月,上海市文物局再次组织专业机构对古船及周围区域进行水下调查,清理出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实物见证。‘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大发现,为我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此次考古成果为我国这一历史时期大型木质沉船的发现填补了空白,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实证。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工作在零能见度的环境下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为全球开展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树立了世界浑水水下考古技术的新标杆,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更令人期待的是,“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还将成为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展示同步实施的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保存极其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大,足以支撑建成一座极具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
材料二:今年3月2日,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宣布正式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在科技层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了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目前全球水下沉船考古的打捞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提取船上文物后拆解打捞沉船;二是采用围堰抽水进行考古发掘后再打捞沉船;三是特制沉箱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整体打捞。
长江口水体浊度极高,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平潮工作时间又很短,无法完成通常意义下的科学水下考古测绘、拍照作业;水下考古和建造围堰所需时间和成本巨大,围堰后考古还将长时期阻碍航道。整体打捞则能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迁移沉船。
长期以来,浑水环境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瓶颈,上海长江口水域尤其突出。为此,上海市文物局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攻关,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该技术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扫测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联合调查。
考古技术人员用造隧道技术来打捞水下沉船,这在全世界水下考古中还是第一次。以顶进发射机架驱动22根专门制造的巨型“弧形梁”,“弧形梁”顶部是威力强劲的隧道盾构掘进装置,尾部搭载推力巨大的隧道盾构推进装置。这个“神器”可以从古沉船底部快速掘进、击穿长江口海底厚厚的泥沙甚至岩石杂物,在古船底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沉箱。沉箱长达51米、宽19米、高9米,可以把“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其附着的厚厚泥沙与海水“滴水不漏”地包裹起来,加上打捞设备的自身重量,沉箱总重量近1万吨。这样的高科技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保障文物安全。据介绍,弧形梁的制造精密度很高,误差在毫米级别,体现出我国高端制造能力的强大。
此次整体打捞综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等,也是这些高新技术首次应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
(以上两则材料取材于孙丽萍、颜维琦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艘新发现的宋代沉船
B.是我国水下考古重大成果
C.木质船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D.沉船体量大装载文物数量多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时间胶囊”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船保存结构可体现古代造船技术水平
B.船上瓷器有助于研究古代贸易、陶瓷史
C.古船船型可印证长江水上交通情况
D.硬木船材可反映上海植物种植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材料一中“新标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制沉箱整体打捞
B.浑水水域水下成像
C.用造隧道技术打捞古沉船
D.沉管隧道对接应用于考古
(4)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下半年水下探测,有可喜的文物发现
B.水下考古能与古船博物馆建设展示同步实施
C.建造围堰进行考古会长时间影响长江航道通行
D.沉箱原理是利用船体泥沙和海水保护文物安全
(5)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依托的古船博物馆需要制作文物宣传展板。请结合材料,为宣传展板撰写一份该博物馆主展品的文字介绍。要求:突出主展品的历史信息及价值。语言通俗易懂,信息真实准确。组卷:21引用:4难度:0.6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三年春二月,上既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左庶子于志宁以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侍御史马周亦上疏,以为:“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1】。倘有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正欲绝之也,则子文之治【2】犹在;正欲留之也,而栾黡之恶【3】已彰。与其毒害于见存之百姓,则宁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然则向所谓爱之者,乃适所以伤之也。臣谓宜赋以茅土,酬其户邑,必有材行,随器授官,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孙终其福禄。”诏停世袭刺史。
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帅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释:【1】朱、均:分别是尧、舜的儿子,都是不肖之子。【2】子文之治:子文,春秋时辅佐楚成王开疆拓土。这里指先辈功臣的影响。【3】栾黡之恶:这里指世袭子弟的恶行。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兆庶被其殃 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 B.盖谦谦之志耳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C.备记善恶 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D.朕所以能及此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A.未闻自取而观之也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班固《苏武传》) B.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韩愈《师说》) C.自不谕其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D.人之行能不能兼备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A.然则向所谓爱之者,乃适所以伤之也 这样,那么原来对他们的关爱,恰好成了伤害他们的行为 B.臣谓宜赋以茅土,酬其户邑 臣下认为应该对那些按土地交税的,以扩充他们封地为酬劳 C.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我发现别人的优点,好像自己拥有这些优点一样 D.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因此那些种族部落都依赖我,就像依赖父母一样
A.唐太宗准备封宗室群臣后代世袭刺史,于志宁认为现在与过去不同了,不应总是世袭,于是上疏竞争刺史之位。
B.侍御史马周认为世袭刺史“绝”“留”两难,因此建议给他们另外的好处,以避免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害。
C.起居注记载皇帝言行,即使是皇帝的错误也要记。黄门侍郎刘洎认为,史官不记,天下人也会记。太宗表示赞同。
D.唐太宗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古人,让群臣帮助分析其中的原因,要求实话实说;他对群臣歌功颂德很不以为然。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必有材行,随器授官,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孙终其福禄。
(6)一般认为最后一段表现了唐太宗的清醒和理智,他的“清醒和理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组卷:23引用:1难度:0.6 -
3.阅读《论语》中的三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②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
(《公冶长》) ③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路》)
【注】瑚琏:古代宗庙中祭祀用的盛粮食的器皿,竹制,上面用玉装饰,是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
(1)根据①②两则,说明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2)孔子说“君子不器”,又说“及其使人也,器之”,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5引用:2难度:0.7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
-
4.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其二)
卢象升①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
B.本词上阕借“问天”表达对国事的忧虑。面对既艰难危急又孤立无援的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
C.这首词情感的抒发富于变化。上阕的压抑愁闷为下阕的豪情满怀做出了铺垫,层层推进,笔力不凡。
D.这首词直率粗犷,豪气勃发。作者遣辞造句,无不精心打磨,尽情地吐露自己的苦闷与豪情,动人心魄。
(2)古人作诗填词写文讲究引经据典,卢词开篇以屈原“问天”之典含蓄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
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C.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有人评价卢象升此词“沉雄哀激”,请结合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分别表现“哀”与“激”的。组卷:77引用:3难度:0.6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
12.作文。
2022年4月16日,随着神舟十三号飞船平安降落,太空出差半年的三名航天员顺利回到地球怀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光彩夺目的“显功”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呕心沥血、累积潜绩,也离不开无数无名英雄的深藏功与名。其实,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如此,既有“显功”,也有“潜功”。
材料中“既有‘显功’,也有‘潜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28引用:6难度:0.6 -
13.请以“站在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组卷:11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