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5《2.3 中国的水文灾害》2019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1.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组卷:11引用:0难度:0.50 -
2.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题。
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组卷:7引用:0难度:0.60 -
3.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4.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
组卷:4引用:3难度:0.8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
15.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如图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在什么好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组卷:0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