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11/29 5: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03引用:17难度:0.5 -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8 -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165引用:7难度:0.6 -
4.农业和粮食安全历来是为我国的首要问题。下列不能用作化肥的是( )
组卷:76引用:2难度:0.5 -
5.《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五禽”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
组卷:114引用:8难度:0.7 -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6 -
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82引用:5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如图1)
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 猜想二正确
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两者都含有
(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
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
(4)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
A.碳酸钠溶液
B.铜片
C.硝酸钠溶液
D.稀盐酸溶液组卷:47引用:2难度:0.5 -
2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锰质量应与硫酸铜质量相等,则该Cu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由图二可知,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组卷:19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