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2024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10/17 7: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6 -
2.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二、现代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67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06.9亿元,增长10.60/,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超过欧盟15国2.08%的平均水平。
《公报》中数字的变化,呈现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的趋势。同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持续攀升,5.2%的占比让人眼前一亮。我国研发投入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央财政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双创的开展也激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研发经费保持较高增长。基础研究目前依靠政府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从而取得较高增长速度,目前,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已高于美国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和上海。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
但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15~25%的占比水平相比,我国5.2%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尚有差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还需引入社会资本,改变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建议北京、上海等科技、财力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以及有实力的行业或领先企业如华为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摘编自《解读(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科技日报》2017年10月10日)材料二:
注:“规上企业”为规模以上企业的简称。
(摘编自《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日报》2019年8月5日)材料三:
直至10年前,美国人还在诬蔑中国输美商品的生产线为“血汗工厂”,因为那时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现在,美国的反华政客则集中诬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这其实反映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中国SG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
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约占GDP的2.18%,可以说已经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了。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对科研投入的比例不容小觑。中国的知识工人数量在增加,2018年,中国有86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要大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和。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在中美经贸谈判过程中,多名中方代表都能流利使用英语,他们显然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相反,美方主要代表却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或表达。在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当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反而在提升。
中国科技创新具备特殊优势。与前苏联不同,中国的许多创新成果并不是直接用于军事用途,而商业用途的科研成果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全面提升整体国力。中国政府还积极制定了科研的规划,并采取政策倾斜或参与孵化等方式来扶持创新,宏观调控作用显著。相反,财政状况和对社会资源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使得美国较难与中国政府的能力比拟。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创新科技的继续发展是可期的,可持续进步的领域和空间也很宽。
(摘编自吴幼珉《中国科技创新靠啥赢得不竭动力》,《环球时报》2019年8月8日)
(1)下列对“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呈现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强度稳步提高的趋势。
B.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
C.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来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D.全社会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超过七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体来看,无论是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还是投入强度,全国差距较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都为东部沿海省市。
B.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大提升,企业这支生力军正在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创造活力。
C.新产品是创新最直接的产物,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反映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D.有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中国科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进入新发展阶段,5G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
(3)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组卷:3引用:4难度:0.7
三、作文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响彻大江南北。不过面对爱国和爱国主义,难免有人疑惑: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日益减弱,世界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时,我们是否还需要举起爱国主义这面旗帜?还需不需要继承发扬爱国传统?也有人指出,爱国是一种态度,不是一双拳头;爱国是一种理性,不是一根铁棍;爱国不是泄愤,而是要先爱法治,让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与捍卫。爱国的激情,必须经过理性的审视与过滤,使之得到沉淀与升华,才能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力量。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兴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做新的时代的理性爱国者,体现你的认知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7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