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4《第四单元》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到了21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的,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发挥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多在海外举办精彩的演出和展览,投放广告。
B.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这些内容。
C.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D.要鼓励学者写出能够与《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的影响力相媲美的作品。
(2)下列表述不能成为“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的依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B.“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的,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C.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是使文化交流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D.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
B.到了21世纪,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中国思想”。
C.作者认为真正发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必须转变态度,摒弃“逢迎主义”和“大国主义”。
D.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只有存在“不同”才能摩擦出新火花。组卷:2引用:1难度:0.8
二、课内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9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位在廉颇之右 右:右边。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朝:上朝。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仔细。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立刻。
(2)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是
①相如闻,不肯与会 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④蔺相如固止之 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很大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组卷:0引用:1难度:0.6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种 皓 传
范 晔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举国伤惜。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慷慨:大方、爽快。
B.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案:查办。
C.吏人诣阙请留之 诣:到……去。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 寇:侵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
B.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
C.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
D.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亦称“家族”。以一成年男性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宗族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祠堂(宗祠)。
B.中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或士。
D.阙: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皇宫门口的阙,也叫象魏,远古时用于颁布法令之地,立于古代宫廷等大型建筑入口。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种皓担任刺史时,敢作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被免官。
C.种皓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因此他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他到汉阳地界。
D.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②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组卷:0引用:1难度:0.4
-
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语言上有不得体之处,请按要求修改。
我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得知了招聘工程人员的消息,决定应聘。我是知名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惠赠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尽快与我洽谈。
用词不当的是:
(1)将
(2)将
(3)将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五、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800字左右。组卷:1引用:2难度:0.6